发布时间: 2014.05.04 来源:
记者胡晨敏/文段圆/摄
4月28日,西河越剧团在市区天妃宫举行成立20周年的演出。这是西河越剧团成立以来第9199场演出。
9000多场演出跨过20年的风雨,铸成了西河越剧团的风骨:来自民间,服务民间,表演优雅,剧目丰富。
执着赢来专属舞台
西河越剧团成立于1994年4月28日,成立时名为西河沿越剧团。
1993年,陈菊兰、江培珍、应梦华等人因为唱越剧小有名气而经常受邀四处演出。他们都有成立个剧团的想法。
1994年,陈菊兰、江培珍、应梦华等人,找了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凑起了16个人。他们四处寻找着可供演出的固定场地。
在寻找场地的同时,大家自掏腰包购置演出设备,甚至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制演出戏服。这一份对于越剧的执着,感动了当时的西河沿居委会主任姜方英。
感动归感动,姜方英担心剧团的演出无人观赏,便要求大家先演几日看看情况。
当时,一听说有越剧演出,周围的人都涌过来观看,尤其是老人家,看得津津有味。越剧团瞬间火了。
证实了越剧团的确有市场,姜方英一咬牙,自己拿出几百块钱,加上越剧团内大家凑的钱,在居委会内用水泥浇成一个二十平方米不到的小舞台:西河沿越剧团在1994年4月28日正式挂牌上演了。
经历辉煌曾陷低谷
1997年,西河沿越剧团内的一部分人独立出来,成立了大南门越剧团。
之后,大南门越剧团与西河沿越剧团是你演一个月,我也演一个月。衢州城内一时赏戏气氛高涨。
“当时的轰动比起现在人追星可不差半分。”西河越剧团老团长金彩友回忆,只要有剧团在的地方,就有戏迷追随。戏迷们自发给团员们送来吃的、穿的,甚至还有痴迷者奉上首饰等贵重物品。
1999年,已经充分培养了越剧氛围的西河沿越剧团和大南门越剧团合二为一,一个剧团两块牌子,白天在大南门剧场演出,晚上到西河沿剧场。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了2005年。
2005年,城市改造工程启动,西河沿、大南门剧场相继被拆,剧团失去了演出场地。剧团里的有些老同志也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渐渐退出舞台,剧团的运营一度陷入低谷。
天妃宫里从头再来
正当西河沿越剧团陷入困惑迷茫时,时任衢州婺剧团团长的严洪福伸出了援手,把剧团“领进”了水亭街天妃宫。
天妃宫里从未有过演出,没有人气和观众基础,相当冷清。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知晓越剧团的存在,团员们在2006年开始了义演。
“每天我们都化好妆,穿上戏服,把锣鼓敲起来,叫大家来看演出。”西河越剧团现任团长沈雪芬说,义演在每周一至周四之间举行,一直坚持了一年多,观众渐渐稳定了下来。直到每一场戏都有两三百号人前来观看时,西河越剧团才开始恢复售票演出。
赢得了观众,西河越剧团并没有放弃义演。2007年到2008年期间,西河越剧团每周六晚上都为农民工专场义演。
剧团的奉献精神也为他们赢来了市文保所所长柴福有的信任和支持,为西河越剧团免去了场地、水电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许多帮助。
坚守换来戏迷真情
西河越剧团一路风风雨雨地走来,有过许多曲折,也有许多欢笑。
到了现在,衢州市已有大大小小的剧团10个,观众大大分散。而新兴文化娱乐活动的勃发,也让越剧团在市区的观众日趋减少,但大家并没有因此懈怠。
2010年12月16日,沈雪芬一直记得这个日子。那天,衢州下起了大雪,但台下仍然来了26个观众。为了不辜负这些观众,团员们尽心尽力地演出,2个半小时,没有一个观众走掉。
“我们剧团演员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沈雪芬说,年纪最大的演员73岁,最小的也有43岁。白雪皑皑,他们原本可以在温暖的室内休息,但为了台下的观众,他们选择了坚守。
观众们用来回报剧团的,是一颗颗热忱的心。
2010年,剧团音响坏了,需要维修。而此时,一些戏服和设备也因使用多年需要重新置办,但是剧团的经济十分紧张。
一些戏迷听说剧团的难处后,都赶过来捐钱。“不要担心,我们会支援你的!”沈雪芬说,她到现在都记得戏迷们跟她说的这句话。
要把越剧传承下去
成立至今,西河越剧团已演出了9199场,观众多达128万多人次。
西河越剧团作为民间剧团,在天妃宫演出需要天天换戏,于是就既排经典的剧本戏,也排路头戏。“路头戏的内容随编随演,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自由发挥。”沈雪芬说,演路头戏需要有过硬的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演员们在一次次的演出中积累了经验,有了极强的应变能力。
西河越剧团获得的一沓沓奖状,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团员们的努力。
从1996年《送凤冠》获得柯城区金秋优秀演出奖开始,西河越剧团表演的剧目连续获奖,如《杨门女将探谷》就获得柯城区“文化遗产日”活动暨传统小戏汇演金奖。
在传统剧目之外,西河越剧团紧跟形势,上演现代新剧目,有宣传计划生育的《归家》、居家养老关爱空巢老人的《梅丽姑娘》、城市改造的《土地爷爷》等。
沈雪芬坦言,虽然现在市区观众少了,但农村市场对越剧的需求依然火爆。现在剧团面临培养年轻接班人、青年演员不稳定、缺乏乐队专业人才等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的演员对演出都是尽心尽力,从来不叫苦。”沈雪芬说,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在团员们的坚持下,西河越剧团会越办越好,会把越剧的风雅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