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邻里年味浓

发布时间: 2017.11.29   来源:超级管理员

唐颖中

  时至临近年关,孩时腊月邻里营造的年味又冒了出来。

  幼年,我家住一排平瓦房里,10多户人家相邻。平日,各家有好吃的,便相互送一点。这送一点,到了年腊月,更是显现得越加频繁而亲切。

  临近腊月三十,空气里弥漫着炒花生、炒蚕豆、炒玉米炮子的香气,左邻右舍时不时传来锅铲磕碰的声声脆响,孩时的我就恨口袋小,赵家炒熟了花生,王家炒熟了玉米炮子,赵妈、王妈都抓上几把朝我口袋里塞,总希望口袋能多装些,过年,便从这香喷喷乐滋滋里预先开始了。

  腊月里,邻里间小碗来大碗去,谁家刚炸的藕丸子,送来一大碗,还是热热的,谁家刚打的糯米糖,送来一碟子,还是黏黏的,谁家新做的豆腐,送来一钵子,还是白嫩嫩的……这些都是邻居送的,送来时,都是一个词:尝尝嘛。

  邻居送我家尝尝,我家也送邻居家尝尝,我妈擅长做糯米丸,将糯米洗净煮熟,糯米里再放入少许猪肉、豆腐、盐、姜在一起捏匀,然后搓成丸子放油锅里炸。糯米丸炸好了,我就成了跑腿的,母亲便将碗儿装上糯米丸,让我一家一家地送去。

  送东西这事儿,我挺乐意干,每送到一家,大人摸摸我的头:好小子,过年好啊!有时还夸我几句“这伢长得好看”,我喜欢听,感觉过年实在是好!这习惯不仅增添邻里情,有时还能化解平日结的邻里疙瘩。一年夏天,隔壁江妈家的小毛伢与我二弟一起玩,小毛伢砸破了二弟的头,我妈心疼便没好语地与江妈争执起来,从此结了疙瘩。腊月里,我妈特地拿只大瓷碗,盛上满满一碗糯米丸让我给江妈送去。我说,她家我不送,她家小毛伢砸破了二弟的头,还不承认呢。妈非得让我送去不可,说过年嘛,别和人家计较。后来,我家和江妈家渐归和好。

  腊月里邻居除了相互送吃的“尝尝”,还相互借用做年货的工具,他家借我家的工具用,我家借他家的工具用,过年用的工具象个接力棒,东家来、西家去。我家有个木制形似抽屉的工具,专用作切糖时用的,糯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着麦芽糖稀从锅里乘热装进这工具里,压实按平整,待糖半凉,再倒扣下来切成糖片。这工具一个整腊月没得闲,邻居们轮番着借着用来打糖。 腊月里,邻居之间“送”和“借”,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这年味儿裹掖着邻里情感沉淀在我的人生中,已成为弥足珍贵的记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