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6.27 来源:超级管理员
谢水根
又是一年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菜市场的菜摊上,摆着不少新鲜的农家马铃薯。我们一家人对马铃薯吃而不腻,近些日子来,妻子去买菜总是拎回重重的马铃薯。她说,碰上了一位种菜卖菜的城郊妹子,马铃薯是她自己用菜籽饼种的,无化肥污染,因而多买些,放在储藏室里个把月也不会烂掉。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有关资料介绍,马铃薯的营养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有“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能维持生命和健康”的说法。具有抗衰老、有助于减肥、护肤养颜、调整虚弱体质和提高记忆力等功能。今年2月,农业部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我们一家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长大的。老家是江山市最僻远的高山村,直到本世纪初搬迁下山时,都没有通上电,没通机耕路,山里寥寥无几的“面盆丘”水田种出来的稻谷,早餐煮稀饭也吃不饱。山上土质不好,还有野猪、猴子等野兽经常神出鬼没糟蹋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怎样才能填饱肚子成为山里人的头等大事。
那时候,玉米、番薯是我们的主粮,马铃薯既当菜又可当饭。它生长期短,又是每年第一期收获的,因此,马铃薯便成了度荒充饥的第一道食粮。高山气温低,马铃薯要到端午节前后才能收获。老农经验积累,天晴挖的马铃薯不易腐烂。每当这时候,家家户户选择天晴日子抢收马铃薯。马铃薯挖回家后,要进行分拣,大个子未破损的为头等,这等的马铃薯纯粹当口粮,不切开也不刮壳,放到铁锅里用清水煮起来,在早餐或晚餐吃。稍小均匀的为二等,这等马铃薯最优质的留作种子,其余的当菜吃。为预防腐烂,把这两等马铃薯放到用大竹条编打结实透风的篾篓上。
为了填饱肚子,母亲精打细算,把马铃薯吃得点滴不漏。她把破块和不到一分硬币大的马铃薯切得细细,和玉米粉拌混,放在饭甑里煮起来吃。夜晚,把小小的马铃薯放到铁锅里焖熟后,灶里留着微弱的火,第二天早晨马铃薯就变得半干了。这半干的小马铃薯,是填肚子的好零食,也是饭桌上一碗上好的菜肴。油下得极少炒的马铃薯干,我也喜欢吃,每餐吃着都不腻。母亲有一手切马铃薯丝的好技术,她切的马铃薯丝比粉干还要小,旺火炒起来软绵绵的。干活回家碰上母亲刚炒好的马铃薯丝,闻到那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上几口。有时玉米饭不够,母亲会在饭甑底煮上马铃薯,让我们先吃。将马铃薯剥去壳,沾上辣椒酱,那味道好极了。
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后,山里农民的生活条件初步得到改善,而饭菜上仍然离不开马铃薯,只是吃马铃薯的花样变得多了些。山上玉米产量提高了,我们用大个子的玉米籽跟山外农民调换来糯米,煮马铃薯饭吃。煮前把马铃薯壳刮掉,切成小块,用上三分之一的糯米,放到铁锅里焖熟。这马铃薯饭,算是山里人改善生活了。在用马铃薯煮菜时,先把马铃薯煮熟,将壳剥掉,切成小块小块的,放到铁锅里烤半干,然后加上辣椒炒起来。这种煮法,在当时算得上是一道佳肴了。
这些有关吃马铃薯的往事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尽管如此,而我一家人,仍然对马铃薯吃而不腻,尤其是妻子有了充足的煮饭时间,吃马铃薯的花样更是百变不穷,同是马铃薯,经过一道道程序的加工,能煮成马铃薯丝、片、块、肉圆、粉条等十多道不同的菜肴。吃饭时,只要有了马铃薯这道菜,这餐饭肯定吃得饱饱的。 马铃薯,我们吃不腻的一道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