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古城墙

发布时间: 2017.02.03   来源:超级管理员

江山自唐武德四年(621)设县,及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从唐设县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的900多年间,江山并无城垣,只“左溪右山,宛然一聚落耳”。

西塘边的城墙石

  江山有城墙的历史始于明朝的余一龙。明嘉靖四十五年,婺源人余一龙因仕授官,被吏部尚书毛恺荐为江山县令。余到任后,以民为本,为政不务苛细,一以民事为重,因矿寇之扰,议建城亘,调度各有方略,民乐子来,不半载告成,这是江山有城廓的最早记载。

  据相关图谱,江山老城辟有九门,然而岁月沧桑,风刀霜剑,曾经的城廓已随岁月的流逝化为乌有,逶迤的城亘也已难觅萍踪,关于老城的描述只能从泛黄的典籍中找到蛛丝马迹。但人们对老城市的眷念不消,对老城的深爱不减,并化为深深的情结,成为魂牵梦萦的依恋。

  我们从东门开始寻访老城的踪迹。东门紧挨须江的岸边,鹿溪渠便偎依在这里,这是一处繁华的地段,水陆交融,是城市的热地,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相传文武百官出入江城,皆喜欢从东门进出,也许是为了讨一份旭日东升,紫气东来的彩头。鹿溪渠是江城的血脉,渠水引自须江,从通禄门、通宁门,出北关,经余家坂,到白渡坂,再回归须江下游。鹿溪渠是人工河,它分流了须江,排洪解涝,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它增添了城市的灵气,让广袤的城北良田有了丰沛的灌溉水源。

  走出大东门,我们不敢停歇脚步,怕稍一迟缓便与这座老城失之交臂。沿鹿溪渠而下,只想寻老城更多的萍踪。然而走了漫长的一段路,竟连一块旧城墙的砖石也没能找到,这是怎样的苍凉!老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离这座古城甚远,纵然就在它的骨子里,却依然无法嗅到它的气息。

  越过城中路,我们继续沿鹿溪渠下段前行。由鹿溪渠西折,便可到老城的北部,按图索骥,我们在江山市政府的后院找到了“水星楼”的旧址,但高高的城阁和耸立的城墙再也没有了,只在冥冥的地下还埋藏着古老城墙的石基。

  离开了北门的老城墙基,我们又向城西出发,在西山脚下的西塘边我们找到了一段老城墙,它紧靠着环城西路,紧挨江山二中的西大门,这就是老城西面通兴门的古城墙,是江山唯一幸存并屹立的古城墙。如果仅从外面看,你绝不知这就是古城墙,因为墙体的外面已被粉饰,俨然是堵普通围墙。只有当转到它的背面,才能洞察到庐山真面目。

  由于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古城墙已变得斑驳陆离了,有的被风化,有的已断裂,老态龙钟的样子,足可证明它的苍老和远古。再往前走,寻到了老城的南面,可是再也寻觅不到老城的萍踪,寻遍了整个老江城,才知道环城西路西塘边的这段老城墙是江山城唯一幸存的古城墙。朔风猎猎,冬季已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期待来年的春天,这幸存的古城墙能有生命的奇迹!岁月留痕,这段古城墙,它是老城的记忆,它是老城的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