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1.05 来源:超级管理员
止马湾是旧时的一条小巷,其旧址在市博物馆后面一带。汪加干 摄
刘国庆
市区城东旧有止马湾,在开明坊北转菱角塘处,紧接紫金街。止马湾旧有“大夫第”,是民国时期的高宅深院,建筑富丽堂皇。“大夫第”的主人徐心庵,则是民国时期的名士。
徐心庵(1879—1937),名瑞徵,字兰荪,衢州烂柯山下石室村人。他的祖父徐明德,由武生入衢州镇标檄,清同治年间,因镇压太平军而立功,升任衢州镇中营守备。父亲徐圣训,附贡生报捐,也当上了江苏等地督办河运工程的官员,后曾任过知县。徐心庵自少随父宦游。民国时,他先后当过云南督府的秘书、司法部的办事、大理院的科长、法权委员会的顾问、江苏省建设厅的秘书、青岛市政府的秘书以及湖南、直隶、河南等省的高等法院书记官长,一生宦游。
徐心庵与著名书画家、曾任北洋政府次长的余绍宋早年结交,情谊弥笃。余绍宋曾说:“予与心庵四十余年,深知其处境有难言之隐,然天怀旷达,夷然自若也。”北京“宣南画社”是余绍宋创办的北京早期美术社团,其成员最初多为北京司法界的一些官员。因为北洋政府俸禄不足和薪水不能按时发放,因此,这些同好者经常聚集在余绍宋的寓所,研习绘画,切磋技艺,出售作品,以弥补薪水,维持生计。后来,梁启超、姚茫父、陈师曾、陈半丁、林琴南、萧俊贤、沈尹默等著名书画家也加盟其中。而在北京司法界谋职的徐心庵以及王梦白、方炜也先后加入进来。
1923年,徐心庵资助年轻画家汪慎生从衢州前往北京,后经余绍宋介绍,让他在河北第一监狱任图画教师。后来,汪慎生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当时,徐心庵在宣南画社自撰墨盒铭文:“不磨不磷,以葆吾真;缘此翰墨,乐此吉金。”专门请著名刻铜圣手张寿丞在墨盒上刻就,至今传世。《论语·阳货》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湿而不缁。”后世常用“磨而不磷”作为文房砚台的砚铭,墨盒无须研磨,所以自然是“不磨不磷”了。
1927年,余绍宋与徐心庵一起辞官宦游,栖隐杭州西湖。翌年秋,他们为了将北京宣南画社的雅集形式在杭州发展起来,余绍宋、徐心庵约孙廪才在杭州城东金衙庄邻近的东皋别墅,组织成立了“东皋雅集”活动场所。最初成立时有余绍宋、徐心庵、孙廪才、高时丰、高时显、高时敷、武曾保、叶为铭、程学銮、凌士钧、范耀雯等11人。他们谈艺论文,切磋书画艺术。后来发展到近40人,几乎聚集了当时杭城有影响的善书画者。抗日战争爆发后,雅集活动被迫停止。
徐心庵精擅书画、篆刻,尤工设色花鸟,擅铁笔治印。曾刻辑《心庵印集》传世。《双桂轩印谱》中见“臣瑞徵印”、“徐心庵印”、“西安徐氏”等印章。衢州市博物馆也藏有其《石菊图轴》。徐心庵性嗜酒。郑逸梅在《艺林散叶》中记录了徐心庵自刻的一方印章,上镌八字:“吟自在诗,吟欢喜酒。”由此可见徐心庵之性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徐心庵自河南开封避归衢州,竟以酒致疾而卒,葬于烂柯山下。余绍宋闻耗后,痛作《哭徐心庵》诗四首。其一云:“丧乱闻凶耗,追思倍怆神。怀才嗟不藕,纵饮竟亡身。吊唁无朋旧,悲哀独老亲。悠悠生死别,应亦感酸辛。”其二云:“四海一心庵,生平夙所谙。隐怀谁得识,内行实无惭。余事耽诗画,奇情托笑谈。斯人今不见,于我更何堪。”足见余绍宋的痛惜之情。翌年,余绍宋又亲赴烂柯山祭扫,再作《访心庵墓》以悼之。 50年后,笔者与余绍宋先生的长孙余子安先生泛舟乌溪,谈及烂柯轶事。余先生感慨道:“石室徐心庵,民国之名士矣!其书画造诣颇深,盖其湮没久矣。而新编《衢州市志》未能载其事略,颇以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