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3.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祠堂里摆放着“姜邵两姓、和谐兴旺”字样的轿
万字纹门楼
《衢州谚语集成》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小衢州府,大大姜家坞。”据家谱载,姜氏14世祖游于浮石渡,见有一“龙趾”,而此地山清水秀,龙脉悠然,便卜居于此,村以坞名。
衢江区浮石街道姜家坞村每年最热闹的是重阳。村民过重阳大约为农历九月廿一、廿二。在他们心中,“重阳比年大”,过去村里要抬佛像,各祠堂分丁肉;现在过重阳要约亲朋好友,且约得越多越好。
按《天水姜氏宗谱》载,姜家坞已有700多年建村历史。《天水姜氏宗谱》中有苏轼、谢枋得、文天祥、徐镜水等名人的序言,其中也提到了“家乘犹如国史,事贵据实,不宜虚诞”的修谱要求。内容包括凡例、谱像、阳基图、支脉、造像、祀产开列、世系等,相当完整。
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姜氏祠堂最有特色的是椽子下的四个榫头,居然是簇新的。当地人说,这是鲁班师的工艺,每年他都要来换修的。据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这里曾是姜氏族人修谱、重大祭祀的场所,经历了这么多年,即使是日本鬼子也没能烧掉这儿。”“文革”时,当地人用黄泥把牛腿、匾额裹好,祠堂才得以保存下来。那牛腿上镂空的雕像现在仍是栩栩如生,和墙上红漆刷的“文革”赛诗会,构成一个很“后现代”的场景。
姜氏祠堂里有一块碑记,正文几乎没人看过,笔者拨开蛛网,在青石碑反面找到“崇祯三年造”的字样。关于此碑,有一个说法是:在特殊的年代里,有一位教书匠为了保护好此碑,将正文嵌进墙里。
篾匠纪姜侬经常把1949年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奖章”、“解放奖章”拿出来看看,当然他保存最好的是彭德怀亲自给他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兵役证”。1928年出生的纪姜侬曾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战争中,他的耳朵被震聋了,战友牺牲在他的怀里。1960年以后,纪姜侬仍干他的老行当。一般的篾匠通常只能把篾片开成4片或6片,而纪姜侬却能把约1厘米厚的篾片开成12片。虽然现在他已歇了篾匠的活,但他曾做的簸箕、筛箕、提篮、挎篮、谷篓等还在农村流传并使用着。老人告诉笔者,篾匠手艺是细致活,性暴的人不适合做。如果再年轻几岁,他还会用篾片编诸如“福禄寿喜”的字呢。
姜家坞的邵氏也是大姓,据《博陵邵氏宗谱》载,邵氏大约于明嘉靖年间从寿昌迁入,迄今有400多年历史。邵家现还存一些老房子,虽然显得过于苍老,但依然能辨别出些当年梁、枋、柱、挂落、雀替、垂莲柱等构件的精美。全国人大常委、衢籍著名学者叶朗就曾在这些老房子里住过相当一段时间。2002年,叶朗省亲姜家坞时,还在找梁上的“耕读传家”字样呢。哪天运气好,在姜家坞还能遇到老人唱“上梁彩”:“栋梁栋梁在哪里?栋梁出在昆仑山。哪人看见?薛仁贵游山到这里看见。哪个出判?王母娘娘出判。哪个开斧?程咬金开斧……”那声音仿佛是撒在一只蓝色表盘上发亮的沙砾。
(中 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