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7.06.19   来源:超级管理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边境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实施范围为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区的140个陆地边境县(市、区、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以下统称边境县)。参照“十二五”期间做法,海南省6个民族自治县继续比照享受兴边富民行动相关政策。

一、规划背景

我国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近一半,有30多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同一民族毗邻而居。边境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推动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扶持边境各族人民尽快致富奔小康,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决策。在各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下,兴边富民行动持续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边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效果突出,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为边境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特殊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复杂的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其他地区相比,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基本建设欠账多,发展投入总体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各类人才严重匮乏,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亟待提升,部分地区反分裂斗争和维稳形势复杂严峻。总体上看,边境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短板和薄弱环节,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容低估。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全面展开,国家对边境地区全方位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面临难得的机遇。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大意义,把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维护团结稳定和国家安全,不断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目标,坚持“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宗旨任务,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保基本、补短板为重点,着力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建设繁荣稳定和谐边境,巩固祖国边防,确保边境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边民为本,改善民生。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边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兜住民生底线,帮助贫困边民实现脱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和国防边防需要,根据边境各地边民需求、自然生态条件、发展水平及毗邻国家情况,分别研究确定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和政策支持,重点解决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边境地区发展路径,兼顾当前和长远,考虑需要和可能,以沿边境乡镇为重点梯次推进,同时将边境市(地、州、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师(以下统称边境市)作为规划联动区,增强对边境地区建设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形成边境地区夯实前沿、以边带面、从线到片的空间格局。

——改革创新,活边富民。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制约边境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相关新政策、新举措在有条件的边境地区先行先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提升边境地区开放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带动边民增收致富。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服务保障统筹、军地公共安全合作、边防民防融合建设为重点,坚持平战结合、防管一体、深度融合,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支撑能力。

——促进团结,固边睦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增强兴边富民辐射作用,增进睦邻友好,为边境地区发展营造良好内外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边境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发展和保障边防能力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边民安居守边条件全面改善;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支撑群众居边致富作用全面增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基础进一步夯实,边境地区安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边境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强化。沿边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全面推进,边境地区区际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具备条件的沿边境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车,自然村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用电问题全面解决。清洁能源普及率明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边民上学难、看病难问题基本解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边民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边境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成一批能源资源、生物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及旅游集散中心,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沿边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对外开放平台更加完善,国际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口岸功能与设施更加完备,边境货物贸易稳步发展,服务贸易增长明显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开放平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增强,合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现生态良好绿色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边境地区深入人心,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边境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明显。

——确保边防安全边疆稳固。军民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和爱民固边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边民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基本建成,维稳控边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更加密切。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围绕强基固边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边境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结合国家开放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打通边境地区对内对外联系大通道,实现通江达海出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沿边区际铁路交通网络、公路交通网络、航空网络和航运网络建设,提升口岸、沿边公路等级,�;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2em; -webkit-padding-start: 0px; -webkit-margin-before: 0px; -webkit-margin-after: 0px; -webkit-margin-start: 0px; -webkit-margin-end: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加快完善边境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安全、社会信用体系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和网络与信息安全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现行政村通宽带、20户以上自然村和重要交通沿线通信信号覆盖、边境地区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强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强化与周边国家通信互联互通和无线电频率协调,加快推进边境地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强边境地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工程,加强边境地区基础性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为兴边富民行动提供决策依据,为相关重大工程实施提供监管手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测绘地信局)

4.因地制宜推进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

强力推进沿边城镇建设。按照沿边集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和适度超前原则,以边境市为引领,构建以边境重要节点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临边集镇为节点、抵边村寨为支点,沿边境线辐射延伸的城镇带。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有序推进边境重点镇建设,切实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充满魅力的边境小城镇,将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重点镇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等特色小镇,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保护边境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建设。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建设边境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廊带。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民委)

 

 

专栏1 强基固边工程

1)沿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在沿边界线重要节点建设较高水平和标准的学校、医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文化广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市场等,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辐射周边能力,展示国家形象,增强边民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文化部、体育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

2)边境交通脱贫攻坚工程。重点建好边境地区康庄大道路、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全力加快边境地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县级客运站、乡镇客运站、渡改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

3)“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克拉玛依—塔城(巴克图)铁路,研究建设中吉乌、中巴等铁路。规划建设防城港—东兴等铁路,研究建设临沧—清水河、日喀则—吉隆铁路,推进芒市—猴桥铁路前期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

4)沿边铁路、沿边公路贯通工程。研究建设孙吴—逊克—乌伊岭铁路,推进韩家园—黑河、鹤岗—富锦、创业—饶河—东方红、东宁—珲春等东北沿边铁路,芒市—临沧—文山—靖西—防城港等西南沿边铁路的前期工作,逐步推进沿边铁路建设。有序推进G219线(喀纳斯至东兴)东兴—峒中、丙中洛—贡山—福贡—泸水、吉木乃—和布克赛尔、萨嘎县—朗县金东乡等公路建设,G331线(丹东至阿勒泰)阿勒泰—青河、鸣沙山—塔克什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满都拉图、北银根—甜水井、新华—英安等公路建设,逐步贯通我国沿边公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