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政办发〔2016〕16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全面推进新时期大贸促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了全面部署,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给我市开放型经济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我市新时期大贸促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整合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牢牢确立横向整合齐力抓贸促的新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经贸交流与投资合作,着力推进市场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衢州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 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新一轮扩大开放新要求,立足衢州实际,大力推进贸促各项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立联络互动、公共服务、风险预警应对、市场投资促进“四大平台”,打造机构网络建设、人才队伍培育、机制整合融合、分级分类培训、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后援保障、对外营销和产业合作、跨境电子商务“八大体系”,构建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新体系;与20家以上境外代表处、办事处、境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市内企业在境外设立20个以上产品营销中心、贸易窗口,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提升对外开放上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面推进新时期大贸促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市贸促会、市商务局、衢州海关、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外管局、市外侨办、市台办、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质监局、市旅委、市协作办(招商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西区管委会、中信保衢州业务部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衢州市大贸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贸促会,市贸促会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要建立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我市开放型经济形势,协调解决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贸易与投资促进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贸促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提高思想认识。
贸促工作在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促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贸促工作,更好地服务外贸企业“走出去”,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实现外经贸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区)、市级各相关单位要把贸促工作作为本地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转变观念,相互配合,强化整合融合功能,协调推进贸促各项工作。要按照“促进对外合作、促进国际贸易、促进双向投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充分发挥贸促系统沟通政府、企业、国际市场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推进对外联络、产业对接、组织展览、投资合作、信息交流、风险预警、国际贸易摩擦应对、人才培训和知识产权、权益保障等工作,不断优化经贸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加强各级贸促机构建设和资金保障。
要根据市贸促会服务功能,健全内设机构,配强工作人员。各县(市、区)要成立贸促会,组建国际商会,实现贸促机构全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配备相应人员,解决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为贸易投资促进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全市贸促机构要围绕全市经济工作开展国际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促进活动,履行“服务外交、服务外经贸、服务党政、服务企业”的贸促使命,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相关项目和资金管理。
(四)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运用现代传媒等手段,完善提升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打造外经贸服务“便企方舟”。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推动、服务工作。加强与上海、福建等自贸区对接,加强与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对接,加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单一窗口”改革,推动贸易便利化。积极宣传推广有关经贸政策及国际经贸规则。大力推进发声机制建设,发挥代言工商作用,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工商峰会、论坛、国际会议等,为贸易搭桥,为企业代言。
发挥民间外交、城市外交功能,加强与驻华使(领)馆的联系交流,开展与相关国家的经贸交往,促进我市与友城之间的对接合作;广泛开展与国际经贸组织、区域性组织、各国贸促机构、商协会、企业的联络交往,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投资合作;加强与上级贸促机构和我国贸促机构驻境外代表处的对接联动,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五)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
1.深化国际贸易合作。扩大传统产品对沿线国家出口,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提高装备制造、成套设备等高端产品出口比重,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四省边际经济高地。
2.大力拓展产业投资。推动我市优势产业走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鼓励机械装备、电动车、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支持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办厂,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我市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3.整合资源集聚发展。整合国内外商贸、科技、人文、旅游等各类资源,推进市级“一带一路”体验中心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和旅游投资合作,引入沿线国家的品牌和产品,构建商贸、科技、人文、旅游等体验中心,为我市各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展示平台。
(六)切实发挥组展办展主渠道作用。
围绕我市经济工作重点和产业特点,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发挥作用,突出沿线国家,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大、效果好的专业展览会,加强对企业参展的指导和服务,促进更多企业抱团“走出去”,帮助企业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
充分发挥国际展会资源和会展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做好会展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强内外会展的协调,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引进高端品牌展会,打造衢州特色展会品牌,使我市会展业更快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七)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大力培育重点产业。全面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重构进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氟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制造、特种纸、新能源(光伏)、水产业、动力电池材料八大百亿行业培育和发展壮大健康产业,深化贸易与产业的结合,加强与全球高端企业合作,强化对优质项目和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2.注重培育外贸品牌。增强品牌意识,鼓励企业通过自创、收购等途径打造出口品牌,大力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推动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建立品牌推广中心;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国外注册和专利国外申请,开展海外维权;加快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采标率;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认证检测体系,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检验体系和证书互认;加强重要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
3.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推进现代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和对外投资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推进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八)创新贸易方式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
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加强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对接,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保税仓库建设,发挥保税仓库作用,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提高企业跨境业务成功率。培育和扶持商贸新业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建立海外营销、物流及售后服务网络。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国内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市场。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一般消费品进口,打造进口消费品区域中心,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
(九)加强对外贸易风险预警、摩擦应对、法律服务。
加强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应对贸易摩擦部门协调机制,指导相关行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加强对重点市场相关法律、准入政策、技术法规及政治、经济动态信息等收集发布,提供咨询和服务。进一步完善外贸预警和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努力维护企业和产业安全。全面助力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区、自贸协定等优惠政策,降低贸易成本。拓展商事法律服务领域,逐步建立商事法律咨询、调解、仲裁一条龙服务体系,及时化解涉外商事纠纷。
(十)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新格局。
1.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信息交流、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协会商会组织协调、行业自律管理能力。国际商会与贸促会一体两面,具有国际民间经济组织的特殊性,是贸促会功能和业务的延伸和补充,要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化、国际化运作模式,为企业捕捉商机、拓展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优质服务。
2.强化宣传引导和人才培养。发挥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和新媒体的作用,加强贸易投资促进工作、“一带一路”建设和经贸合作等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对构建大贸促、加快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提升发展的认识,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和良好发展环境。要加大贸促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外经贸队伍综合素质和技能,不断加强衢商回归、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涉外人才发展环境。
3.加强智库建设和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等的前瞻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智库各种资源和渠道,促进衢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衢州影响力,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信息共享体系,整合、汇集、传递、共享各类最新外经贸实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海外拓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