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全省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两美”浙江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现就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突出“五水共治”、“两美浙江”建设的主题,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公共文化活动,注重文化惠民,把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送到基层,鼓励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活跃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
二、相关要求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营造两节期间欢乐、祥和的氛围为重点,结合依法治国、“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等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以公共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
2、2、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贯彻中宣部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群众审美需求,表现群众生产生活,抒发群众情感爱憎,传递群众诉求心声。群众文艺应当更加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汲取创作营养,推出更多蕴含鲜明思想力量,洋溢芬芳泥土气息的优秀作品。动员、引导广大群文工作者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采、创、送、种”四个字上下功夫,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3、面向基层,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心要向农村、基层和特殊群体倾斜。各级文化部门要广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把演出、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村、送进社区、校园、军营、企业,使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群众都能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文化广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惠民的受益面。
4、强化阵地服务,走进文化礼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要精心安排好节日期间的文化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文化培训、展览、讲座、读友会、音乐会、文艺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使公益性文化场所成为节日文化活动的主阵地。着力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鼓励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服务走进农村文化礼堂。
5、供需对接,贴近群众。各地要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文化需求,把“送文化”和群众需求进行有效对接。通过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平台预先发布文化服务信息,方便群众自主选择、广泛参与,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角。
三、具体事项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策划,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组织开展好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把开展元旦、春节公共文化服务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与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相结合,与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相结合,注重实效,重在惠民。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显活动的特色和亮点,使人民群众在节日期间充分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2、注重宣传,及时总结。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元旦、春节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发现亮点,突出特色,为办好今后节日文化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3、提倡节俭,注意安全。群众文化活动要严格执行中央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要求,以适合基层群众欣赏品味、方便社区乡村舞台演出为出发点,量力而行,不搞大排场、大制作、大舞美,杜绝铺张浪费。强化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安全工作,制定各类安全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浙江省文化厅
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