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市安办〔2014〕45号
8月份以来,我市按照《衢州市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衢市安〔2014〕7号)要求,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9月15日,全市共组织各类督查检查组376组,开展检查2551人次,检查企业1481家,其中,涉及可燃爆粉尘企业45组,检查企业139家。通过检查发现各类非法违法行为806起,其中,涉及可燃爆粉尘企业177起。采取各类处罚措施753起,其中,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563起,警告172次,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2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职业资格2家,关闭非法违法企业4家,处罚罚款87万余元。
二、主要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自8月初部署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柯城区政府班子领导都挂帅带队,分别组成8个暗访组,带领16个部门,对33家企业进行暗访检查。衢江区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召开部署推进会,并成立10个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工作组。龙游县行动迅速,8月5日政府牵头开展突击检查,排查隐患18条,责令停业整顿1家。在政府推动下,龙游县境内的4处油气管道占压隐患点已整改2处,另2处也达成了整改协议。常山县政府8月8日召开了“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紧急工作会议部署拉网式检查,对辖区内的10家涉粉尘企业逐一排查,并落实隐患闭环管理。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交通运输局、住建局、经信委、发改委、粮食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区域、领域内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
二是广泛动员,氛围浓厚。为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注重宣传发动,通过采取各类形式,融合各方力量,联合职能部门,形成较好的环境氛围。柯城区开展送安全技术上门,聘请专家,深入到相关企业开展事故防范专题宣讲,并有效督促企业完成隐患整改工作。常山县引入效能监察,县委督查、政府督办、监察、安办等组成综合组,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大排查实行督查督办与效能问责。为营造良好氛围,绿色产业集聚区利用QQ、短信、微信等平台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市消防支队通过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开设专栏、公布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社会群众参与、关注消防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衢州数字电视“衢州消防”专栏、公众微信平台“三衢红门”和官方微博“浙江衢州消防”开展宣传,形成浓厚的全民共同参与氛围。
三是注重实效,工作有力。各地各部门坚持把专项行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全面提高事故防控能力,着力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深排隐患,重抓整改。开化县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把安全生产“六打六治”专项行动贯穿于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推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一月一督查强势推进专项行动,对全县16个乡镇、工业园区的进行督查,排查隐患184条。江山市共派出检查组99组1366人次,检查企业46 家,共排查隐患48个,要求立即整改24个,限期整改24个。
三、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近期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究其原因,都存在当地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昆山“8?2”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更加紧迫的意识、更加周密的行动、更加有力地措施,推进“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二是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9月15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了《衢州市关于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意见》(衢委发〔2014〕22号),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进一步强化隐患整改。要认真梳理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做到整改工作不留死角,能改的要当场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按照隐患整改“五定”要求制定详细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并确保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隐患实现闭环管理。
201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