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民生档案云让群众查档少跑路

发布时间: 2020.09.02   来源:信息来源:苍南县档案馆

一张身份证加上脸部识别,让群众在家门口的瓯E办终端就能完成档案信息查询,不用再来回奔波;一个智能手机,一个手机APP,轻轻点击,就能查询档案信息。民生数据信息变身“档案云”,架起服务窗口与群众之间无形的桥梁,送上最贴心的便民服务……档案云让数据“跑”出加速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些温暖而细致的举措,是苍南县档案馆与苍南县大数据管理中心便民服务的创新之举---民生档案云。

这是助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强化支撑平台建设,逐步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提高档案数据的安全有效利用,大大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聚合力,打通融合深度

信息和数据要实现跑动,并跑出加速度,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数据库作为后盾。为有效地向公众提供便捷服务,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苍南县高度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归集。县档案局、县档案馆联合县大数据管理中心多次召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专题会议,对分布在各政府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归集工作做了专题研究,初步确定婚姻、出生医学证明、不动产权证明等数据信息作为第一批微改革项目-苍南民生档案云档案资源。各相关单位达成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识,建立数据资源更新、整合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流程与机制。2010年以来,全县100个多单位逐步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形成海量的档案数据,为民生档案云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保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截至目前,共整合民生档案目录数据婚姻档案416143 条,出生证3643卷152343件。

强建设,拓展平台宽度

我们以苍南县数字档案馆室平台为民生数据共享基础平台,作为苍南民生档案云建设的起点,协同温州市大数据局、苍南县大数据管理中心、公安部门提供平台运行支撑服务。全面推进数字档案室系统建设,有序开展核心数字档案资源的平台与网络迁移工作。加快馆室平台一体化建设,推进电子文件归档,打造更加高效有序的数字平台,满足基层和群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档案管理与服务需求。同时,以“档案云”为内核,向浙政钉、浙里办整合,通过与浙里办个人数据宝接口对接,把对三种较为成熟的档案进行试点开放,并逐步对全县其它民生档案进行开放共享,使得民生档案云数据真正覆盖瓯E办服务终端和手机APP查询。

惠民生,提升服务高度

民生档案云的建设,促进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利用,是为了应对公众对民生档案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提高远程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通过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突破地域的限制,全方位地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使利用者能够在最近距离,最短时间查阅到需要的档案信息的现代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

数据信息的利用和服务硬件配备“任督二脉”打通之后,群众的家门口就有了一个“民生档案馆”,不用出远门,轻动指尖,就可在家门口的终端的瓯E办开启随查随用、即时服务的模式,进行自己所需的民生信息查询,打印相关资料。同时,共享的档案可以加盖“苍南县数字档案查询电子专用章”,确保电子档案利用合规有效。民生档案云让便民服务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一次都不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