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12.29 来源:超级管理员
今年3月,全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当时全国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合格率分别只有65%和36%的情况,认为要在年底前实现大部分市县的达标验收任务不容乐观。因此,会议决定,今年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是以市县社保业务档案达标验收为主线,继续推进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进程。今年6月至9月,人社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组织了5个督导调研小组,分别对8个省(自治区)的11家省级社保经办机构档案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调研,涉及15个市13个县。
督导调研小组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工作举措不一样,11家省级经办机构都有着不同的工作亮点,但相对共性的亮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领导高度重视 档案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社保经办机构对加强业务档案管理的认识得到了提升,特别是经办机构领导普遍开始重视起来。如四川省社保局和贵州省社保局领导按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制订并实施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保局把档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在每年召开的全区社保局长会上与其他业务工作共同部署推进,年底进行考核;海南省社保局把业务档案整理工作列入全省社保经办机构的重点工作予以推进,省局办公会多次研究业务档案整理工作,省局领导到市县调研检查时,也把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作为重点检查调研内容,确保了业务档案整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总之,被督导调研的11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本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分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做到了把档案管理与业务经办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领导挂帅、处室负责、专职人员管理、兼职人员协助的业务档案管理网络。
完善档案制度 统一规范流程
只有完善制度,档案管理要求才能有效落实;只有制定标准,档案管理才能得到有效规范。这次督导调研发现,许多经办机构在完善档案制度、统一规范操作流程上做了许多工作。如内蒙古社保局在验收中获得合格单位,他们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在领导重视下开展了整改工作,又进一步完善了档案制度,明确了岗位职责,制定了档案整理标准,严格按高要求对不合格的档案进行重新整理。海南省社保局制定了《海南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流程》,对全省社保业务档案从纸质档案的分类整理、编排归档到录入打印、扫描并建立电子档案、查阅利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作了明确规定,先后整理完善了《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12项管理制度,下发至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执行,统一了全省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使档案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促进了业务经办流程的进一步优化,而且有助于加强内控管理。总之,各经办机构在规范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正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重视经费投入 加强基础建设
一些社保经办机构为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与上台阶,投入较多经费,加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如安徽省医保中心积极与省财政部门协商,将业务档案管理纳入年度专项预算,争取预算额度10万元,确保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有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河南省医保中心先后协调相关单位腾挪办公用房300平方米,争取财政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标准化库房建设,购置、更新档案设施、设备,满足了今后8年至10年档案工作发展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同意从2013年起,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市县业务档案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海南省社保局3年共投入资金298.76万元,设施设备配备基本得到了保障;四川省社保局通过下拨专项资金,对所辖各市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缓解了经办机构档案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虽然由于各地的努力程度不同,得到财政支持的力度也不相同,但随着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不断加深,相信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会逐渐加大。
重视人员培训 加强队伍建设
这次督导调研的11个经办机构中有10个普遍重视档案人员培训,加强本系统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如3年多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保局采取自治区、市、县逐级培训和现场跟班学习的方式,共举办培训班近20场(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并对市级社保业务档案骨干进行重点培训,为方便基层档案员的交流学习,还组建了广西社保档案QQ群,在线交流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知识和操作流程,极大地方便基层档案员掌握档案管理基本要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广西还利用机构整合的机遇,加强档案机构和人员的配备,目前全区14个市57个县组建了社保局,绝大部分成立了档案科、档案股,市级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160多人,县级配备专兼职档案员400多人。海南省社保局对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和档案部门120余人采取实物操作等直观具体的培训方法,提高学员的业务能力;组织业务档案骨干到基层面对面指导,及时解决存在问题,通过面对面业务指导,促进了全省业务档案管理的规范统一和整理工作效率;组织市县间交叉检查和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安排各市县社保业务档案工作人员250余人次到省局档案室跟班学习,通过现场跟班,观摩实践,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其他机构也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档案人员培训,使每个经办机构至少有1名专职、多名兼职档案人员组成档案工作队伍。
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档案显得越来越重要。10个省级社保系统已开始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如四川省社保局研发了“四川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建立部门立卷、分散著录、集中管理、实时查询、开放利用、数据统一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业务档案分级收集、集中管理。待省本级业务经办系统升级开发完成后与其连接,实现前台业务经办与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同步进行,依规分类、立卷,并定期扫描入库。后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按类别和保管期限,对符合要求的档案资料进行后期整理和归档,同时,在线开展统计、利用、编研等工作,实现业务、财务、档案一体化管理。海南省社保局开发了社保业务档案一体化系统,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该系统运行后,将实现经办业务与局档案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以影像化档案资料支持业务经办,满足参保人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保局从2013年起,通过在市级建立数据库,统一应用软件的办法推广实施广西社保业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徽省医保中心为使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充分发挥功效,将业务档案管理利用延伸至经办服务前台,对保管期限在30年以上的纸质档案全部进行影像化处理,并实现全文存储和全文检索。河南省医保中心建立完善了网络版的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每个科室安装了档案管理系统客户端,实现了在科室进行档案的录入和“文件级”检索。13个市级经办机构也初步建立了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贵州省黔南州建设了业务档案信息系统,州本级及各县将实现全文扫描、著入、检索,州本级可进行网络化查询,调阅各县业务档案电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