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档案馆倾心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 2014.06.0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六一”儿童节前后,浙江省义乌市档案馆迎来学生团体的参观热潮,仅一周的时间就接待了青口小学等3所学校的2000余名师生,档案教育受众面不断扩大。据悉,义乌市档案馆自去年成功获评省级中小学档案教育基地以来,馆校合作不断深化,学生团体单次参观总人数及批次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提高接待水平与档案教育质量,义乌市档案馆结合学生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让学生“走进档案”,更多地了解家乡,感受历史。

时尚导游激发兴趣。连日来,市档案馆的时尚讲解员——机器人“小兰”占据了当地各大新闻报刊的头版头条。随后,市民们纷纷走进市档案馆,无论是3岁的孩童还是七旬的老翁,他们都对“小兰”兴趣浓厚,也由此开启了探寻档案的神秘之旅。“小兰”不仅促进了档案与市民的联系,更拉近了档案与学生的距离。这个时尚的“讲解员”不仅能介绍档案知识,进行定点讲解,还能唱歌、背诗,更能与学生自由对话,学生们由此对档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有感而发,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如“我好喜欢‘小兰’”“今天学到了好多档案知识”“我喜欢家乡义乌”等留言。

巧设互动增强体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整齐嘹亮的诵诗声,讲解员的提问、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让档案馆展厅瞬间变成了教学课堂。档案不再是一卷卷束之高阁的古书,而是令人耳目一新、生动鲜活的知识,这得益于讲解员及带队老师的共同研讨、巧设互动。为充分发挥带队老师的作用,市档案馆前期邀请了各学校带队老师先来参观、研讨,根据老师对学生的定位,共同商定接待流程与细节,做到有备无患。一方面是多提问题,在讲解档案、介绍历史时,多提出一些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其积极参与互动。另一方面是在做中学,挖掘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过程,请学生参与其中,比如选取学生代表扮演查档者,独立完成所需档案的查阅工作。目前,馆校正筹备启动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学生成为档案宣传的使者。

分区活动提高实效。针对学生团体单次总人数的增多,开辟了多个活动区域,指定专人负责,分批同时段开展活动,以提高实效及接待水平。大厅浮雕展区充分运用广播自动讲解系统介绍概况,一楼报告厅播放档案教育影片,综合展区安排小批量、分批次的参观,查阅大厅体验档案查阅利用。各角度、多方位的安排使学生全面了解档案的同时,也分解了档案馆单次接待参观学生的压力。此外,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除设有参观互动外,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了教学实习、专题讲座等内容,让学生切身体验档案工作,与档案“零距离”接触。

下一步,义乌市档案馆在努力请学生“走进档案”的同时,积极探索使档案主动“走进”校园,送档案资源进课堂、举办校园主题流动展览等,充分增强学生们的档案意识,倾心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