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声像档案工作成果喜人

发布时间: 2014.01.06   来源:超级管理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省档案系统率先创新方式,以照片档案工作为突破,立足历史,服务大局,建成了以省档案局馆为辐射带领的、密切服务政务活动、积极为各方面提供利用的声像档案工作网。近年来,广东省档案局馆继续不断加强对全省声像档案工作的指导推进,21个地级市现均已开展声像档案工作,设立了声像机构,组建了一批专业拍摄的声像档案人员队伍。全省的声像档案工作全面发展,亮点纷呈,成果喜人。

总结多年来广东全省声像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3个突出特点。

首先是创新服务模式,凸现服务先行理念。为找出声像档案工作的突破口,广东省档案局馆大胆提出由档案人自主拍摄重要政务活动照片的新思路。声像档案工作者从省委的公开活动做起,千方百计地争取拍摄机会。每参加一项活动,都及时为主办方整理存档照片,使他们从不理解、不敢接纳档案馆拍摄,逐步变为主动邀请档案馆前来拍摄。2000年,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规定由省档案馆全面负责拍摄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活动,并要求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向档案馆移交重要活动的声像档案。在这一影响带动下,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参照发文,声像档案工作迅速发展。

其次是领导重视关心,推动声像档案工作跨越发展。广东声像档案工作通过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接见声像档案工作者,多次拨款为声像档案工作购置器材车辆和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动声像档案工作的跨越发展。每次中央领导同志来粤,随行工作人员名额受到严格控制,但省委总是首先确保省档案馆的拍摄人员名额。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主要领导直接关心档案工作,支持成立声像机构、解决人员编制等,各级财政连年增拨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声像档案工作的发展。

第三是重视基础,广泛收集。广东声像档案工作重视建章立制,规范发展,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在拍摄内容上,以政务活动为重点,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兼顾了亚运会、龙舟赛等重大社会活动、重点项目、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民风民俗等的拍摄收集,还通过组织开展摄影比赛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照片,多渠道、多方式地构建立体馆藏。广州、深圳、惠州等市档案馆重视城市建设历程的记录,重要建筑拆迁之前,都派员拍摄历史原貌。声像档案工作的广泛开展,为档案馆积累了丰富的馆藏照片信息资源,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