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档案学会参与研究“文献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 2013.12.02   来源:超级管理员

 

日前,上海市档案学会、地方史志学会、地名学研究会“跨界”联手,共同召开“文献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传承”学术交流会。行业与学科的“跨界”交流研讨是当今全球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趋势所在,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与大家分享了在文献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的举措和经验。

上海档案系统近年来以“城市记忆”为重点,突出红色起源、百年金融、著名企业、著名学校、著名人物等主题,从抢救性征集、数字化存储、信息化利用和多样化服务等方面构建“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并评选出首批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旨在进一步梳理并整合上海的“高龄”、优质档案文献,保护这批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存一段不可或缺的城市记忆。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档案、方志等历史文献承载了城市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记忆,反映了城市历史、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变迁,是城市生命历程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和未来紧密相连。保护好文献遗产,就是为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城市的文脉。

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市档案学会理事长朱纪华希望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对文献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传承的研究,力争产生更多、更深入的成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作贡献;进一步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学会学术研究,推动学会理论研究不断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进文献遗产保护及共享的研究和实践,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使文献遗产藏以致用、用之于民。

文章作者:倪政华 特约记者 张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3年11月25日 总第2538期 第一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