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8.06 来源:
近两年来,常山县档案局干部队伍老化现象较为严重,档案人才青黄不接。通过积极争取,县档案局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新招公务员3名,从其他单位调入1名,招聘编外合同制人员2名,这些“90后”们为档案史志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何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局党组认真研究,决定建立“1+N”师徒帮带机制。将局机关一些从事档案史志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档案人”作为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由一名导师带若干名新进“档案门”的年轻人,开展结对帮带,言传身教,帮助她们尽快成长。现已确定4位导师带6位学徒,导师既有局班子成员又有科室负责人,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师徒帮带计划,确定帮带工作目标,下达工作任务,形成竞争机制。通过个人自学、导师助学,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职称考试,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开展技能比赛等措施,提升年轻人的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让他们更快地成为各条线上的业务骨干。
“鲁垚,今天跟我一起去天马街道办事处,看看他们去年档案收集整理得怎么样了。”7月6日,刚上班,就听到业务督导科科长傅贵生在局三楼过道里喊着新来的“学徒”。鲁垚是今年6月份刚进常山县档案局工作的新公务员,从未接触过档案业务,根据工作需要,把她安排到业务科工作,由傅贵生负责帮带,成为师徒关系。傅贵生,县档案局业务督导科长、副研究馆员职称,从事档案工作30多年,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工作热心,待人诚善,是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档案人”。傅贵生现在既是鲁垚的直接领导,更是她的结对导师,他自从带了新“徒弟”后,更是忙前忙后,一方面忙着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帮带“徒弟”。鲁垚刚入职,傅贵生就精心挑选了几本业务书籍给她看,让她尽快了解档案业务理论知识,有工作机会就带着徒弟下乡村、进企业,上门指导学习档案业务工作,手把手地教。“我既然成了鲁垚的师傅,有幸福感,更有责任感,我会尽我最大努力把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她,让她更快地熟悉掌握业务,成为又一名新的业务骨干……”,傅贵生说。
刘晨闪,是一名编外合同工,自去年招考进入档案局档案查阅中心工作,与局党组成员徐青结为“师徒”关系。她虚心好学,耐心细致,不懂就请教师傅,徐青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从平台使用、查档登记、注意事项、档案上架、保管利用等方面开展“点对点”的精心指导,不到半年时间,刘晨闪就熟练掌握了档案查阅的相关程序和基本要求,还经常撰写档案利用案例和信息,由于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得到领导和查档群众的充分肯定,今年还参加档案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在已从原来的“门外汉”成为一名“业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