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全面推行“1+3”档案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17.11.28   来源:超级管理员

常山县档案局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档案服务新模式,有效地推进档案事业新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效,档案公共服务、档案数字化规范化建设、档案员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档案综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位于全省上游。

为了解决档案局业务人员不足,基层单位专职档案员较少,档案数字化率不高,群众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多等现状,常山县档案局探索“1+3”档案服务新模式。即:县档案局档案专业人员+各单位基层专(兼)职档案员、省档案事务所常驻档案服务队伍和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三支队伍,各支队伍在县档案局的统一协调、指导、监督下,负责指导、帮助全县各单位进行档案整理归档和数字化加工。2013年,常山县档案局争取到县财政专项资金700万元,用于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为推进基层单位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县档案局与省档案事务所协作,在常山设立省档案事务所常山服务站,由省事务所派出4名专业人员长期在常山开展档案服务。县档案局负责对全县各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安全监管和质量验收等工作,并实行分类指导。对档案工作量小、相对基础较好的单位,原则上由本单位档案员自行收集、整理、归档;对室藏档案量较多、档案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单位,原则上安排省档案中介事务所常山服务站协助整理、归档和数字化工作;对单位室藏档案数量多,且多年未整理的单位,原则上联系档案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取协商、招标等方式,由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负责帮助整理归档和数字化工作。

通过实行“1+3”档案服务模式,不但有效促进全县(馆)室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还带动提升了一批基层档案员队伍,为常山档案事业长远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先后在全市率先开展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及数字化加工,并编印《常山县首批民生档案目录查阅指南》,极大方便档案利用者,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县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100%。截止2017年,全县通过数字档案室测评64家,示范数字档案室20家,分别占总数的71.11%和22.22%,提前完成省档案局下达示范数字档案室(20%)创建任务。(常山县档案局 饶贤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