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4.10 来源:超级管理员
4月7日,清明虽过,天空依旧飘着细雨。来自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的50位赵氏宗亲心怀敬仰来到衢州,共同祭祀先祖赵抃。
看见一片橘树林掩映着的赵抃墓遗址,千里迢迢赶来的赵氏宗亲们表情显得有些复杂。“希望抃公的陵园能够早日复建,他在我们心里是非常神圣的。”邵东县邵陵赵氏理事会秘书长赵学军说。
邵阳市有16.5万赵抃后人
此次来衢的50位赵氏宗亲都是赵抃的后人,辈分最大的是24世孙赵长盛,最小的是33世孙赵穆华。“这次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宗亲,邵阳市有16.5万抃公的后人。”赵学军说。
众所周知,北宋“铁面御史”赵抃是衢州人,那么他的后人是如何迁徙到千里之外的湖南邵阳呢?根据《邵陵赵氏族谱》记载,这一支赵氏是赵抃长子赵岏的后人,七世赵得胜迁到了金陵(今江苏南京)后迁往了庐陵(今江西吉安)。明初洪武三年,十世应舜、应清、应贤、应麟、应美、应隆、应海被编籍到了邵阳,从此,赵家成了当地的望族,繁衍生息。
“抃公在我们邵阳很有威望,是我们邵阳赵氏公认的先祖,他的清廉与刚正一直影响着后人,我们宗亲以他为骄傲。”赵学军告诉记者,在当地有三座赵氏宗祠,每年的冬至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出于对先祖的敬仰,此前在2009年与2010年,赵学军两度来衢寻根问祖、祭拜赵抃。今年,他通过理事会号召了这批同样对赵抃怀有着崇敬之心的宗亲共同来衢祭祖。
衢、邵两地宗亲共同祭祖
来衢州的第一站是柯城区书院中学,该校正因建立在为纪念赵抃而办的“清献书院”旧址之上而得名。在此,湖南的赵氏宗亲们纷纷与赵抃雕像合影留念。
随后,在衢州赵氏宗亲赵瑞芳与赵贵生的带领下,湖南宗亲一行驱车前往位于衢江区莲花镇清莲村东山边自然村的赵抃墓遗址。该村的文化员翁志发向来宾们发放了相关资料,介绍了该村的历史,“这一片地原本都是赵家的,一直到解放前还有赵家人过来收租。”
一行踏着泥泞不堪的小路来到赵抃墓遗址,祭祖的宗亲看着那橘树掩映的小土坡,心中不免有了些许落差,“是这里吗,连块碑都没有。”“怎么那么荒?”宗亲们小声议论着。
随后,简短而神圣的祭祖仪式开始,衢州与邵阳的宗亲们向赵抃墓遗址鞠躬、作揖、上香。
祭祀后,宗亲又前往位于市区的赵抃祠参观,并于当晚驱车返回湖南。
2018年组织大型祭祖活动
离开衢州时,赵学军告诉记者,理事会已经在考虑筹划2018年的大型祭祖活动。“2018年是抃公1010岁生辰,农历三月廿六又恰逢‘五一’小长假。我们计划组织500人的祭祖团来衢州。”不过他也表达了宗亲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早日修复赵抃陵园。
记者从莲花镇了解到,赵抃陵园毁于1953-1958年间的历次运动,所以如今呈现的是荒芜景象。此后,在衢州以及各地赵氏宗亲的提议下,市、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去年年底,该陵园的规划已经完成。“修复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3-5年时间恢复被毁前的赵抃陵园,修复赵抃墓、神道与石像,第二阶段是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文化、姓氏文化等内容来进一步建设旅游配套的项目。”赵贵生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