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愚公” 周延泉

发布时间: 2014.03.06   来源:超级管理员

  周爷爷为大家播放点播的电影碟片

  在藏书千余册的图书室,周爷爷抽空整理书籍

  有些常客好几天没来,他会在门口等着

  整理好座位,等邻居来

  今年85岁的周延泉是位老党员,从1960年开始,他就利用空余时间给村民们讲革命故事,后来,他节衣缩食办起了对村民免费开放的文化活动室。从购买图书、碟片,到更换电视,添置桌椅,50多年来,他为左邻右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我市的农村,不少村庄都建有文化礼堂,甚至吸引着不少城市居民前去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在江山市张村乡秀锋村,有位周爷爷办的家庭式“文化礼堂”,在不知不觉中竟也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2月14日,记者走进秀锋村。下午2点,设在周延泉家的文化活动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屋内摆着的电取暖器,将整个厅堂照得红彤彤,暖洋洋。许多家住附近的老人都聚在这间面积不大的客厅里,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聊家常、做来料加工。说起周延泉,大家对他这么多年来的无私奉献都是赞不绝口。

  除了放映室,周延泉还办了一间图书室,藏书的种类十分丰富,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也隔三差五就到这里来看书、借书。“周爷爷可好了!”在小学生唐晓颖眼里,周延泉和蔼可亲、心地善良,“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了解,周延泉的文化活动室每天8点左右开门,一般要到晚上9点30分左右才关门。“夏天开电扇,冬天用取暖器,这日复一日的电费和购买图书、影碟片的开支,可不算轻松。”但让大家佩服的是,周延泉一点儿也没觉得心疼。 “能为大家服务,我很乐意。”周延泉说,他建国初期就入党工作了,现在是供销社的退休干部,有自己的退休工资。“我不要儿女们给的钱,就喜欢花自己的,有多少花多少,虽然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往,听力也下降许多,但对于办这个文化活动室我是很舍得的。”他说,自己早把这件事作为老党员“干革命”的一种延续。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