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位民间剪纸艺人获得了第五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银奖的好成绩。这是我市的剪纸民间艺人拿到的第一个全国大奖。
这位剪纸艺人叫郑志辉,今年39岁,年纪轻轻的他便获得了全国民间艺术大奖,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这次获得奖项的剪纸作品——《衢州民俗风情》,这幅剪纸长卷足足有13米长,整体布局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剪出的是衢州孔庙、江郎山、廿八都、龙游石窟等20多个我市特色景点,下部分则是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等近20个民间习俗。上下两个篇章的题材,巧妙自然地连接在一起,俨然一幅新版《清明上河图》,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
民俗素材来自童年的回忆
《衢州民俗风情》从长卷首端开始,民俗部分的内容就按时间顺序,记录了我市各地百姓一年中每个时间段要过的民俗。“正月初一拜大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二抬龙灯”、“立春到来农耕忙”、“十月初十打麻糍”、“腊月廿三谢灶神”等,在长卷上能清楚地找到这20多个民间习俗的剪纸文字注解,阅读起来既有故事性又有知识性。
关于剪纸的内容,除了缘自郑志辉平时重视资料积累外,更多的还是源于他童年时的记忆。郑志辉的老家在航埠,不少民俗节日他从小耳濡目染。
郑志辉介绍:“你看作品里面有个部分是农历七月十五孩童手拿茄子灯的场景,这个几乎就是完全按照我小时候的想象剪出来的,那时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把香满插在茄子上,形成了大的茄子灯,伙伴们都提着灯挨家挨户玩耍,有意思极了!”
“还有,你看这里‘三月三牛戴花’,到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农民就要给牛戴花,寓意风调雨顺,农民有个好收成;这里的‘四月立夏抱金蛋’,记得那时立夏的时候小孩子都要放在竹筐里秤一下,寓意健康聪明;还有腊月廿三谢灶神,那时还有很隆重的仪式呢……”看着郑志辉的这幅民俗大卷,记者之前从未没见过的习俗一幕幕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犹如在衢州的民俗世界中穿梭了一番。“一些民间习俗真的消失得太快,在我小时候还有,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了。”郑志辉不禁感叹道,“好在现在我能够通过剪纸加上艺术的演绎把它们表现出来,自己也很欣慰了。”
在这幅长卷的最后,有着郑志辉自编的民俗打油诗:“文化古城:山清水秀风光好,烂柯围棋传神话,江郎山风天下奇,南宗孔庙天下闻,龙游石窟千古谜,钱江源头长流水,柯城柑橘甜心头,名迹古典特色优,一年四季风情浓。”寥寥几行字概括了衢州的民俗风情,也诠释了郑志辉的拳拳故乡情。
奶奶是启蒙老师
郑志辉的剪纸技艺完全是从奶奶那学来的。他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奶奶一有空就会剪纸,刚刚6岁的郑志辉就经常缠着奶奶教他剪纸。浓厚的兴趣加上天生的艺术细胞,郑志辉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当然我现在的剪纸比奶奶好多了,那个年代剪纸讲究实用性,现在剪纸主要是艺术作品,不可同日而语了。”郑志辉说道。他的奶奶如今已经90岁高龄了,有时还会剪几下。
在郑志辉的家中还保存着奶奶的绣花作品,“你看,这黑色的是男的钱包,白的是女的用的,还有这个圆形的是小孩子的围兜。”记者看到上面的绣花极其漂亮,“这些丝线的颜色,全部都是奶奶自己染的呢!”当时作为普通生活用的绣品如今已经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而郑志辉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和不少创作元素也是从奶奶那里受到启发的。“奶奶对工艺的考究和认真态度都一直影响着我,当时人们的生活很精致,剪纸同时也是一门非常精致的艺术。”从构思开剪到完成,郑志辉一平尺的作品有时就要创作个把月,每一幅都做到精益求精。
注重累积终有成就
郑志辉之前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没有太多时间从事剪纸。今年,他咬咬牙,专职做起了剪纸,这个决定离不开妻子陈爱琴的大力支持。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感情甚笃。“我非常支持他的剪纸,传统文化就应该很好地继承下去。”陈爱琴还专门抽时间将郑志辉的每幅作品拍下来整理成册,编成了一本书。关于剪纸的电子资料,陈爱琴也全部按分类分好,足见她对丈夫的细心和全力的支持。
而说起郑志辉剪这幅作品的初衷,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和愿望。“现在我们看到不少剪纸作品都是复刻品,缺少自己的特色,而我身在衢州,这里历史底蕴丰富,民俗活动很多,当时就想应该剪幅具有衢州特色的作品,一个体现衢州民俗的想法就诞生了。”郑志辉说,“从开始剪到作品完成,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次正巧有个以民俗为主题的剪纸比赛,我的这幅作品正好符合参赛条件就递交上去了,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获了奖。”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由于剪纸作品所花时间长,有的作品需要历经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临时抱佛脚是很难有好作品的。去年,郑志辉还考取了“民间艺人职业资格证书”。“这次多亏有了这本证书,才让我有参赛的机会呢!”郑志辉注重平时积累如今获得了回报。
如今,郑志辉就想踏踏实实把剪纸艺术坚持下去,在衢州博物馆开个剪纸个人展览是他最大的心愿。
记者何颖 通讯员郑爱珍 揭伟君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