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到消息!”英媒都看不下去了……

发布时间:    来源:

原标题:“刚刚收到消息!”英媒都看不下去了……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2日发表记者署名文章称,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谣言层出不穷,不仅在网络上引发恐慌情绪,还危害人们的健康。文章摘编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不仅酿成肺炎疫情,还在网上引发恐慌。2003年,SARS暴发时,中国只有大约6%的人上网;如今这个比例差不多有60%。微信是中国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普通用户平均每天在上面逗留90分钟。结果,在全国数万名确诊病例与病毒斗争的时候,整个国家还遭受着网络媒体信息的攻击——主要表现为谣言层出不穷。

社交媒体在中国发展迅猛,有重要的正面影响。但另一方面,现在信息流量之大前所未有。手机直接接收各类信息并且是实时接收,让人感觉病毒步步紧逼,即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当周遭全部是诱发恐慌的头条文章时,不管消息是真是假,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泛滥的新型冠状病毒新闻让人难辨真伪。上周,我爷爷用微信发来消息说:“病毒怕酸。每天两次……把棉球浸满浓醋塞入鼻子,对防止感染病毒大有帮助。”

我没有找棉球。朋友对我说,他们也收到亲戚发来的类似消息,让他们往鼻腔里抹香油,不要穿毛衣。这类消息往往来自最难处理的社交平台——家族微信群。

许多消息是复制粘贴过来的谣言,我爷爷发来的这条就是这样,但乍一看仿佛是他们自己写。这类消息大多用聊天的口吻开头:“医院一个朋友跟我说……”还有的带有刻不容缓的口吻:“刚刚收到消息!”或者“重大消息”。

这让我想起去年12月英国大选前流言四起的日子。《约克郡晚邮报》报道,一名病童因为没有床位不得不睡在医院的地板上。消息披露后,社交媒体上质疑这则报道的帖文泛滥,它们往往这样开头:“一个护士朋友跟我说……”

《约克郡晚邮报》总编詹姆斯·米钦森问一名批评者:“为什么你相信(社交媒体账号的)说法,而不相信你已信赖多年的报纸?”

要消除不实信息,第一步是树立权威的消息来源。家族内部交流可能是很管用的办法。中国人现在倾向于用发送养生信息来表达关心,实际上,我多数朋友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会。一个朋友说,这也“没什么害处”。

有人想跟亲戚辩论,结果会更加生气,因为亲戚们恐怕更相信一篇帖文,而不是自己的孙女。

还有一个问题:从哪里入手戳穿谎言。养生谣言容易戳穿,贻害无穷的阴谋论则另当别论。有位朋友转发她奶奶发来的一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的消息,她说:“我知道我奶奶关心我才给我发送这些信息。”

随着形势的变化,大家在与谣言斗争的过程中必须展现出耐心——还有关心。

插画:我们一直都在——有我在,谣言不传。新华社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