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城隍发韧于古代的沟渠神,居八蜡神的第七位,地位卑微,影响不大。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隍时来运转,被列入国家祀典。城隍神在中国虽然“神格”不高,但城隍信仰在唐至清的漫长时间内居然覆盖面如此之广,其深层的原因是人类求生存、保安全的心理和帝王的赐封。
回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我们引以为豪的词语中,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城”字,忽然发现一个常识:过去只有建城隍庙的地方才有“城”,有城才形成“市”,才能有居民众多、工商业发达。
据市收藏协会秘书长汪筱联介绍,能证明衢州是个“城”的县级城隍庙,原本就坐落新桥街,座北朝南,前门在初芳巷,建筑群排列自南依次为照壁、前街庭(广场供灯会舞龙)、八字门楼、正殿三楹、后殿三楹、寝宫三楹。出寝宫后门为新桥街,西侧为城隍巷,南北贯通新桥街至初芳巷。城隍庙柱粗梁肥、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一组记录着衢州古城历史文化的建筑。后被拆毁。
“凡郡邑立城隍,以佑地界太平。”是旧时的习俗。城隍的造型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加上种种传说:城隍剪恶除凶、收治三怪、护城佑民等,旧时城隍深受城市居民的拥戴。民间生产生活中的建房、迁居、贺生、求子、祝寿、婚嫁、开业、远行等,常有人来城隍庙求个吉利。逢年过节就更热闹了,特别是正月灯节、清明节、三月初十城隍生日、七月初七城隍夫人生日。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成为古城衢州城关的一个话题和活动热点。赐寿的、做小把戏的、搞小生意的,男女老少熙熙攘攘、老人少妇蜂拥而至,白天放炮杖,夜晚放焰火,搭台做戏……整一个
“清明上河图”。
老汪还说,年纪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仍然能记起当年盛况空前的府山城隍庙“扮清明”庙会,那可真是万人空巷。庙会以“神出历坛”为主题展开。清明前一日晚,“县城隍”、“盈川城隍”、“周宣灵王”均由各庙社团护送到府城隍庙内“团聚”。六门四乡以村庄、祠堂、社团、坛会等各为一个群体组合以旱船花灯、故事台阁、彩服高跷、腰鼓马戏等表演形式,将少年儿童和青年男女按历朝故事、神话戏曲、小说诗词中的人物和故事内容装扮成各种造型,然后用彩红布幔将装扮造型人物故事、道具围在中间。清明日一早以旌旗甲胄、仪仗火铳、硬头狮子开道,喇叭锣鼓护送,聚会到府山城隍庙。通常要演三五天戏,剧种有徽戏、婺剧、越剧、睦剧等。剧目有一枝梅、二进宫、三夜缘等。特别精彩的有“杀子报”、“三上吊”、“铁公鸡”等,百姓常常百看不厌。此时衢州古城是:“丹翠凝云、金鼓之声、旃檀之气、填溢耳目。”扮者争奇斗艳,观者喝彩闹场。整座府山及府学路、峥嵘岭路、柯山门街、天宁寺、周王庙、玄坛庙、弥陀寺、孔庙等城隍必到之处更是人头攒动。邑人乡邻携老扶幼均参与到庙会中来,仅小摊小贩摆的街旁小吃就有:毛豆腐、荞麦饼、豆腐丸、凉拌粉干、金团、麻糍、乌饭团、油炸糕、臭豆腐干、烧饼等等。
如今位于新桥街新建的城隍庙,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内部建筑由外廊、内廊、凉亭、天桥等连接起来,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味。所不同的是,城隍庙由过去的祈福场所变成了集旅游、娱乐、休闲、消遣、购物为一体的一个经营场所。
杭派服装一条街是今年元旦期间新开的,这些“浪漫一身”的衣服款式基本属于女人。与服装街同时开张的是古玩、书画、根雕一条街。每间店面不大,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点也没说错,店内玉、石、红木、书画、印石、文房四宝、工艺品等样样俱全,珍品、藏品、赝品应有尽有。和成熟的外地古玩街相比,虽然还不成大气候,但毕竟是衢州文化产业走出的一小步。一个明显特征是本地书画爱好者也开始放下“清高”,与市场打成一片了。许铁铮、王克、祝富荣、田人等本地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均不菲。翰文轩是专门经营现当代名家字画的,挂在墙上的除了中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白砥的作品外,还有赵雁君、鲍贤伦、卓鹤君、朱维明等名家字画。老板虞世庆坦言,好东西还在“后头”呢,意指还有“绝品”并不挂在墙上。由衢州市根艺协会开办的几家根雕店,陈列着上千件古朴凝重、神采飞扬、天趣盎然的根艺作品。它们好像是一曲曲有音响的歌,一首首凝练成形的诗,一帧帧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一个个可以相对而语的精灵。欲止、欲动、欲言还休……这闪耀着求索思想的睿智光芒,凝聚了衢州根雕艺人的心血。
于是,观光者、收藏者、附庸风雅者,感兴趣的各方人士纷沓而来。前来“观光”者中既有各地的玩家、商贩,也有少量海外的慕名客。或循声踏迹,或朝圣观光,或有备而来,或逛逛而已。无论是看热闹、长见识、交朋友、学生意,这些人为城隍庙的文化街带来了生意和生机。显然每个光临文化街的人都有自身的秘密,怪不得有人说,别看这里平平静静、衣冠楚楚的人出出进进。一般你是看不见大富豪一掷千金的壮举,但看他们悠哉悠哉地打牌、聊天、吹牛,一点也不担心生计。你就知道经营古玩、字画的其实大有赚头。
露天电影、茶楼、景德镇瓷器专卖、古筝培训基地、百汇书店、旅游商店、苏绣专卖、张裕葡萄酒专卖、星之路模特公司……侧居在城隍剧场一隅的城隍爷看见这些“后现代场景”一定哭笑不得。但文化嘛,从来是雅俗共赏才有生命力。
(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