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知识检测

发布时间: 2015.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儒学知识检测

    一、 选择题1、秦朝“焚书坑儒”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禁止儒学传播 B箝制思想 C加强专制统治 D摧残文化

    孔子曰:君子(社会的管理者)之德风,小人(社会的被管理者)之德草,风往哪边吹,草往哪边倒。又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据此回答4?5题。

    3、 孔子上述观点

    A强调因材施教的原则

    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作用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体现了孔子的高尚道德情操

    4、孔子的这些观点给我们今天治国的启示是

    A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B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D要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建设

    5、明代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学校的校规更加严格

    B学生受儒家伦理道德束缚

    C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D吸取东林党人攻击朝政的教训

    6、清初知识分子由“经世”到“避世”, 由要求社会改革转入“为考据而考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初教育制度的产物

    B清初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反抗

    C八股取士制度的影响

    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7、南北朝的佛教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B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C连年战乱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D广大人民被佛教所麻醉

    8、宋濂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术强不能对。”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是

    A秦朝焚书坑儒

    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

    D满州人入关以后不适应汉族文化

    9、下列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

    B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反动

    C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D是其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措施

    经过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0、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与当时“大一统”两者的关系是

    A以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了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进步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12、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封建制度的一种途径

    B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种举措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13、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社会背景是

    A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佛教冲击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D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14、战国秦汉时期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发展至“独尊儒术”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

    B汉朝汲取秦朝“焚书坑儒”很快灭亡的教训

    C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15、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与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的

    关系是

    A相互对立

    B继续发展

    C毫无关系

    D完全一致

    16、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17、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吸取了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18、阅读材料

    材料一:“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务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摘自《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殷因(沿袭)于夏礼,所损益(删减和增加)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周以后的王朝),虽百世也可知也。”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三:“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盖十世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稀不失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评论孔子对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的态度。

    (2)结合有关材料比较法家和儒家社会历史观的不同。并分析两派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的不同影响。

    19、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材料二: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2002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正式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纲要》既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章。

    材料三:

    在我国,形成了诸如:“以人为本”、“人伦和谐”、“见利思义”、“人无信不立”、“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职业道德,其中包涵有许多合理的因素,我们应当继承这份珍贵遗产。在资本主义商业道德中的“文明经商,注重效益”的规范,“见客面带三分笑”的服务态度,以及职业道德理论中的一些合理因素,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我们应该取古今中外之长补已所短。

    综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

    (1)儒家学说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对于儒家思想,我们应采取什么正确态度?试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2)从唯物论角度看,结合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8分)     

    (3)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一、三分别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0分)     

    (4)从经济角度看,材料中无论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规范中都要讲“诚信、公平、文明经营和见利思义”,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对你有何启示? (11分)     

    (5)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常识中的什么道理?(6分)

    三、问答题

    20、司马迁说孔子学说“迂远则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派,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儒学在战国、秦、汉命运不同的原因。

    21、董仲舒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至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又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评价其作用和影响。

    22、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维护孔子,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从中国资本主义运动发展的背景中,分析上述现象并谈谈你的认识。

    ----------------------------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10 DCBDCBCCDB 11??17 CDADACC

    二、材料解析题

    18、(1)儒家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持否定态度,认为是天下无道的表现,实质是反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希望恢复西周奴隶制度兴盛的局面。

    (2)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强调社会制度的变化,肯定社会政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儒家认为过程以沿袭为主,变化发展并不重要,不赞成社会制度的改革。法家的理论为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社会的变革具有积极的影响。儒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运动没有积极的影响。

    19、(1)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在根本上,反映并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在社会结构,家与国家间的特殊联系基础上形成的伦理政治,注意学以致用,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儒学思想家董仲舒等人改造和发展了儒学,使其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6分)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良部份,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2分)如儒家强调等级制度,朱熹将天下万物分为五个等级:汉、蛮、畜、植、矿,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它提倡尊老敬贤,孝敬父母等,则是我们今天仍应大力提倡的。(2分)

    (2)(8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活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也正是上述原理的运用。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略)。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它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诸关系,对两个文明建设必将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3)(10分)材料一反映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看到道德建设中的成就,也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对道德现状的分析,我们要认清主流,把握性质,同时也要看到支流对主流的影响。

    材料三体现了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我们所坚持的公民道德规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借鉴了外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反映了道德建设的历史联系,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4)(11分)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有其共性,在市场交换中,商品生产者要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方能获得市场的认同和信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尊纪守法,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要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及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5)(6分)前者体现了国家的职能,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后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对精神文明的政治领导。

    三、问答题

    20、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战国纷争的背景下,靠仁政不可能实现统一。儒家被冷落的原因在于其政治主张距归时的现实太遥远。

    秦朝时,方士攻击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对立面,因此遭到镇压,儒家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服务,而且落后于当时形势的发展。

    汉武帝时,董仲舒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下一统,为政治上统一提出了思想上统一的方案,因此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21、(1)思想核心是“君权神授”与“独尊儒术”。

    (2)社会根源: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也面临封建割据势力和匈奴入侵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为重建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服务。

    (3)影响和作用:董仲舒吸收了法家等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成分,并将儒家思想披上了神的外衣,使其更适应于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建议后,禁止其他各派思想传播,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2、(1)维新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在中华民族还没有完全觉醒,封建主义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康有为借助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而否定了顽固派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维新变法思潮涂上了一层保护色。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理论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有为借助孔子宣传变法思想,在当时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这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本质决定的。

    (2)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情况下发生的。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对封建文化还没有进行彻底批判。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为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批孔的意义在于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理论基础,促进思想解放。其社会影响和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对孔子本人绝对否定,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化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作者:张苏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