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2005年12月25日,市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厉志海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分四部分:一、2005年市委主要工作;二、200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三、2006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四、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全会认为,2005年是大事多、任务重、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务实奋进,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和发展了蓬勃向上、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全会认为,一年来,市委重点抓了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要求,超前谋划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二是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新挑战,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是按照统筹协调发展新思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确立文化软实力新理念,促进了文化名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五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新目标,推进了民主法制和平安衢州建设。六是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新任务,加强了党的建设。
  全会认为,过去一年的实践表明: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第三,必须大力弘扬务实创新精神。第四,必须努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第五,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全会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是加快推进“两大目标”的落实年,更是机遇年、挑战年、发展年,当前我市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发展进入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的产业提升期,体制改革进入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克难攻坚期,开放招商进入以产业配套和政府服务为重点的特色竞争期,社会发展进入以利益调整为重点的矛盾多发期。2006年市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大目标”,深化“三大战略”,更加注重务实奋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和谐稳定,更加注重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新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建议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乡发展更趋协调;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8%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新一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勇于知难而进,注重务实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会议强调,2006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以壮大提升、特色发展为主线,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规模化”的思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增强特色竞争力。一是要壮大提升特色制造业,增强产业竞争力。着力培育“410”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要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开发区规划,拓展产业布局空间。要把衢化片区与东港工业功能区统一规划,明确定位,提升功能,通过五年左右努力,使该区域成为“氟硅之都、五金基地、高新园区、工业新城”。通过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推动,突破行政区划、部门限制,促进土地、设施、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构筑产业共育、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新格局。三是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关停一批重点污染企业,控制一批高能耗物耗单位,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四省边际物流中心建设。以引进现代商贸业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为手段,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旅游业发展,进一步繁荣城乡消费市场,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坚持以加大投入、借力发展为途径,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确保投资稳定增长,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要按照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抓投入、抓招商的理念,以项目激活投入,以招商增加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提高投资产出率、贡献率。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前期抓增量,优化结构抓质量,明确责任抓进度,强化监管抓平安,使重点工程成为放心工程、廉政工程。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市外都是外的理念,主攻重点区域,突出重点领域,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实现从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为主转变,从撒网式招商向定向定点招商为主转变,从零星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为主转变。强化考核措施,把招商引资作为各地各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计分权数;把招商引资业绩考核与干部培养、考核、任用和部门工作经费补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机制对招商引资的推动作用。要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重视抓好进口以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经济政策,增强要素保障水平,进一步营造重商、亲商氛围。
  三、坚持以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为取向,扎实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构筑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完善中心城市和各县城的功能布局、产业分工和发展定位;按照“做精、做美、做特”的理念和“创城市品牌、建名城衢州”的要求,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特色农业发展;按照“建设农村新社区”的规划,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的思路,推进以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四、坚持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名市和平安衢州建设。建设“文化名市”,打造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建设“平安衢州”,争创全省最安全城市;建设“法治衢州”,构筑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态衢州”,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五、坚持以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为根本,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三改一推广”工程,改善饮水条件,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农民饮水水源、水质、水网安全问题,明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解决15万缺水群众和16万水质严重不达标群众的饮水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三年内全市实现中心镇、中心村通公交,明年市区通公路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改善环境卫生,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大力推广沼气。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办事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会议强调,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保证。要以提高“五种能力”为目标,以思想、作风、组织、廉政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为手段,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县乡换届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以落实特色惩防体系为主线,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为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市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一项一项分解,一步一步推进,一件一件落实,确保每项重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实效。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为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