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4.07 来源:超级管理员
记者 徐聪琳
邓景升折纸作品。
临近高考,龙游中学的高三学生正在进行高考前最后的冲刺。下午第四节活动课,有人到操场跑步放松,高三(7)班的邓景升则接过记者递去的一张白纸,翻动着指尖,讲述起他与折纸的故事。
一开始,折纸是个人的秘密
高一下半年时,邓景升第一次知道折纸也是一门艺术:“我想着纸张的折痕怎么那么神奇?从平面到立体,就靠一张纸和一双手。”好奇心促使邓景升开始上网搜集各种关于折纸的内容,并着手练习。
“起先,我都是照着教程视频和图纸,从最简单的千纸鹤、玫瑰开始练。”从简单到复杂,邓景升说,“做不出题目或者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我就折纸放松。”有时,邓景升在房间里对着一张纸就能坐一下午。折纸给他的生命带来了不一样的光芒。“人总要有些爱好,爱好往往就跟梦想绑在一起了。”
舍不得拆解任何一件折纸成品
“同学收到我折的花朵、小动物,都会感到新奇赞叹。”当这项独特技能逐渐为人所知时,邓景升体会到了分享的喜悦。在他加入的折纸爱好群里,很多折纸达人会在群里分享“CP”(即“Crease Patterns”,折痕图)。“如果你展开一个已经完成制作的折纸模型,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折痕图。”邓景升兴致勃勃地介绍,当一个作品“CP”发布时,他总是会饶有兴趣地对折痕图进行研究,尝试判断出那一些线条对应的是作品的哪一个部分。“我还没有到能出‘CP’的境界,这种感觉就像在琢磨什么武林绝学。”
当被问及能否将作品拆解再画出折痕图时,邓景升有些惊讶:“你怎么舍得拆别人的作品呢?”他说,一张纸折开始前,要按照折叠的造型把纸按一定比例折成网格,再一步步按步骤折叠,最后整形。折纸的人最懂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即使是作者本人,也无法确保拆解后能第二次完成一模一样的作品。 经年累月,邓景升已先后折了100多个小作品。当提到“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时,邓景升一本正经道:“先好好高考吧!”接着,他笑着说:“高考后,如果有机会,我想去见识下其他国家的折纸展,希望自己能折出更加复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