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文件

 

 衢市人劳才〔2005〕71号

  

 

中共衢州市委组织部 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市级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人计〔2004〕168号),根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将组织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衢州实际出发,将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人才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跻身全国百强市建设四省边界中心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与保障。

二、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人才规划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人才规划的第一步。要对现实情况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统计、调查、分析,主要围绕人才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人才管理服务的机构、机制、体制、政策、投入、领导等进行调查摸底和研究剖析,从而全面掌握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分析。结合本地区、本部门面临新的情况、新形势,提出新任务、新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战略、建设四省边界中心城市和全国百强市的目标、“410”产业发展规划等,对人才规划中涉及到的各种指标做出必要性、可行性的预测,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量化的趋势预测工作。

(三)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规划目标应包括总量目标、结构目标、素质目标、效益目标、体制目标和培养目标6项内容。规划重点应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目标,人才规划中应把握的关键因素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明确主要任务,提出对策措施。根据现状分析、趋势预测和目标重点确定,从增加总量、提高素质、调整结构、优化环境、扩大投入、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和一整套对策和措施。

三、“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程序

(一)组织规划编制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

(二)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收集涉及规划编制的相关数据资料。

(三)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对策、建议。

(四)结合实际,把握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形成本地区、本部门“十一五”人才规划初稿。

(五)开展论证,征求专家和社会各方面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定稿上报。

四、人才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人才规划工作的领导,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已成立衢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县(市、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抽调工作人员,将人才规划编制工作落到实处。全市的专项“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见附件)。

(二)结合实际,体现特色。各部门、各县(市、区)在编制人才规划中,一是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背景和面临的现状,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十一五”经济社会规划。

(三)讲究科学,便于实施。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应坚持开放性,建立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规划编制程序,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规划方案的指导性。

(四)抓紧时间、按时完成。衢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十一五”人才规划初稿务必于5月底前上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