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开 发 区 信 息
第6期
衢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5年3月29日
开发区利用土地招商引进大型市场、宾馆项目
3月24日下午,经过多轮竞价,市国土资源局挂出公开挂牌的开发区世纪广场旁边B-19、20、21号地块,最终由浙江衢州世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每平方米1230元的价格取得开发权。该宗地总建筑面积约114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市场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以上,宾馆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以上,商住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以上。整个小区以小高层为主,将在三年内建成,大型市场和宾馆也将同时投入使用。该宗地的成功出让,填补了开发区商住区内无大型市场、高层住宅小区的空白,将对整个开发区的经贸发展、人口聚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土分局)
开发区在江西德兴建技工培训基地
根据企业技工短缺、用工需求不足的情况,开发区人事劳动部门专门赴江西德兴及湖北武汉等地,联系当地技术学校代为培养技工人才。3月17日,开发区与市技校德兴分校达成劳资合作意向,德兴分校作为开发区用工培训基地,首次招收机械加工、质检、电子等专业学员各100名,这批学员将在德兴分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市技校或开发区企业实习,学成后输往开发区各用工企业。
(人劳分局)
开发区五项建筑工程获“衢江杯”奖
开发区建筑工程2004年度夺杯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3月19日,开发区内官庄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市老年大学、市实验学校综合教学楼工程,衢州乐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乐业景观小区A11号楼工程,汇盛公司投资建造的汇盛综合楼、世纪广场工程分别荣获衢州市建筑资质最高荣誉“衢江杯”奖,其中市老年大学、汇盛综合楼工程被推荐参加浙江省建筑资质“钱江杯”奖评选。
(建设局)
开发区五项措施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宏观调控、金融政策趋紧的情况下,开发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大力开展银行融资工作。通过整合优质资产、包装贷款项目,向各专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争取贷款。二是培植税源,扩大财政收入分成。除抓好原有税源收入外,成立国、地税税收代征点抓好零星税源,扩大财政收入盘口。三是争取部门共建。与市电力、水利、建设、交通、通讯等部门共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相关公益项目。四是实行以商补工。以公开方式出让商贸用地,筹集工业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五是拓宽融资平台。在浙江汇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一融资平台的基础上,成立衢州中盛工业投资有限公司,解决融资主体单一的矛盾。
通过努力,开发区资金运行保持了平稳的态势,2004年共自筹2.8亿元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征地及配套建设,新建道路总长14.4公里,新建电网18公里,新建供排水管网14公里,平整土石方105万立方米,建成5000多亩可用于招商的工业熟地,成为全市各县(市、区)拥有工业熟地最多的开发区。
(财资局)
一是成立宣传报道组,由街道党委委员担任组长,各职能办及社区确定一名信息报道员,并请专门人士进行业务培训。二是建立广播网络,以街道广播站为中心,在11个村和4个社区建立广播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科普等知识。三是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四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围绕街道中心工作,选好载体,开展益民文化体育活动,做到每月一次小活动,每季度一次大活动。
(新新街道)
简讯:
△3月21日,市委常委李剑飞到开发区调研并看望区领导班子,他勉励开发区继续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作出新的贡献。
(办公室)
△3月22日,副市长张波到开发区调研资金运行情况,帮助开发区协调融资事宜。
△开发区被评为市2004年度建设平安衢州先进集体和市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3月18日,开发区各部门、新新街道、各社区和区内企业4834人到清莲里、三衢等社区参加市2005年第三个爱国卫生日活动,帮助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共清理垃圾24.1吨、乱贴乱画1840平方米、街路7700米。
(社发局、新新街道)
△开发区各部门为民办实事。3月18日,东港街道办事处邀请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在旺村万泉垅召开柑桔“三疏一改”现场会,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规划分局在不影响规划的前提下适当的调整了新新街道上妙村一农户的地基,化解了村民建房矛盾。
(东港街道、规划分局)
△3月21日,衢江区东港派出所抓获一盗窃团伙,一举破获了十五起在开发区东港工业园区、沈家开发区发生的盗窃案件。
(公安联络处)
△3月22日,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城东分局等相关部门派专人与开发区招商人员深入甬、台、温电镀企业、鄞县电镀工业园区,进行引进汽摩零部件加工企业的电镀车间前期规划调研,为做好产业空间布局综合规划打好基础。
(规划分局)
△3月23日至25日,开发区开展了一期企业所得税有关业务及政策的培训班,传达《开发区企业财务办税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印发一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关政策规定材料。区内近300家企业参加了这次培训。
(国税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