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志海书记来我局调研城市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建设局简报

第一期

衢州市建设局办公室编            二○○五年一月十一日

 

厉志海书记来我局调研城市建设工作

 

1月5日,市委书记厉志海、市委副书记贾育林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徐宇宁在市建设、发计委、财政、国土、规划、电力和柯城区政府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我局调研城市建设工作。厉书记一行冒雨先实地察看了巨化路南段、巨化西路、江滨中段小西门、江滨北路延伸和讲舍街等2005年计划安排实施的项目后,与我局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座谈,并对下一步及今后五年的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厉书记指出,近年来,衢州的城市面貌变化很大,道路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城市环境变得更美了,这里面凝聚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这几年建设局的干部职工发扬了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不怕吃苦的精神,兢兢业业,工作干得最多,也干得最苦,是我市有史以来建设项目最多,任务最重的时期。这几年我市的城市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项目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建成了一批起基础性、要素性作用的市政公用设施;二是旧城改造抓住了机遇。由于我们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基本改变了旧城的面貌;三是着力营造城市特色。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使城市变绿了,水清了,路宽了,灯亮了,景美了。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还离不开各个部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主要还是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对下步工作和今后五年的城市建设,厉书记提出了五点要求:

1、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不仅要体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完善,环境的优美,最终还要体现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城市吸引力、辐射力的提升。这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希望。要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十一五”计划的实施,把我市建设成浙西具有实力、魅力和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2、努力创造特色城市。市委提出工业立市、借力发展和特色竞争三大战略,特色竞争就是要求我们运用特色理念来思考问题,这其中包括城市特色。衢州的特色是生态园林和历史文化,要以建设国家级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做好山、水、绿的文章,力求做精做美做特。生态园林是衢州的魅力所在,我们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不在比城市的规模而在比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同时要做好历史文化的文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历史人物,“两子”文化等为背景,建一批主题公园和小品小景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3、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良好的城市功能和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可以积聚人流、物流,吸引产业集聚。目前,我市按照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每年建一批市政设施,建一批绿地公园,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营造最佳人居环境。要做好生态文章,增加绿地、水域面积,净化环境,整治城市交通秩序和噪音、社会治安,不断推进环境优化。要抓好城市亮化和绿化,多种大树,要见缝插绿,不要见缝建房。同时在社区、居民小区内要建一些小巧的可供人们健身休闲的健身场所和文化小品,体现以人为本。要完善城市道路网络,不仅要建好城市主干道,也要建好城市一环、二环、三环等环线,构筑快速交通网。结合旧城改造,修建好各个社区之间的区间道路。同时要利用地面和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问题。要统一规划建设好城市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今后衢江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巨化区等要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增加公交线路,满足群众基本出行的需要。

4、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要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和改革的趋势,着力抓好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要抓好投资体制改革,这是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要改变政府单一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建设的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要把现有能够包装推向市场招商的项目,尽快推向市场,以提高城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对已经建设好的项目,也要置换产权,转让经营权,尽早收回政府投资。二是要推进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园林、环卫等养护保洁,要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社会化管理。三是要推进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今后对政府投资项目要实行代建制,并做到代建市场化。四是要积极探索社区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由业主选择物业管理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此外,还要不断探索保证政府资源保值增值的运作方式。

5、加强城建干部队伍建设。近几年来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拿到工程项目,建筑包工头往往会采取各种方式,不择手段地来诱惑我们,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做到廉洁自律。工作要做好,廉洁自律上也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自尊、自重、自省、自律,以更优异的成绩在社会上树立建设系统更好的形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