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简 报
第84期
(跻身百强大讨论专辑之二)
中共衢州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5月26日
柯城区积极开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柯城区作为衢州市的中心城区,在今后工作中,要依托城市,服务市区,加快发展,在跻身“百强城市”中发挥主力作用,着重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在“特色”上下功夫,着力增强经济实力。一要做大做强城区特色工业。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根据产业集群规律,注重引导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发展,降低企业成本,重点抓好服装、机械加工等6大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努力培育若干个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群。二要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切实抓好柑桔标准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生态畜牧园区等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抓好柑桔物流中心和蔬菜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城市特色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商贸业和专业市场改造,着力抓好上洋专业市场园区建设,启动百家塘商贸物流园区,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二、在“品位”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社区档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城市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着力提升社区档次,打造社区品牌,提高城市品位。要根据社区的规模、人群的分布、居民的需求,切实抓好社区规模调整,合理布局规划社区各种设施的配置,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三、在“统筹”上下功夫,致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柯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为指导,通盘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要进一步搞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引导城市公交、文化教育、供水供电、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设施向城郊乡镇延伸;着力抓好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加快推进“农民卫生健康工程”,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百村整治”、“乡村康庄”、“万名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继续抓好“农村五项救助体系”和“特色文化乡镇、文化村”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规划、设施、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从整体上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四、在“和谐”上下功夫,全力构建和谐柯城。要按照打造“平安柯城”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强化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大力倡导社会互助,调节好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不同群体相互之间的合作、扶持与人文关怀,营造一个人人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衢江区结合本地实际,对照全国百强城市的各项指标,查找与百强城市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寻找办法。区委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响应,自觉参与大讨论活动。向全社会征集关于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理论研讨文章,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投稿发表意见,在全区形成一个群策群力、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大讨论的实施方案,明确大讨论的目标任务。分别在5月16日、18日召开了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座谈会与形势分析会,专题研讨衢江区作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工作积极性。各单位也纷纷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讨“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我该做什么”的问题,领导干部的带头研讨,有效地带动了全区范围内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在区委开展大讨论的同时,积极做好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大讨论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区直各部门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添砖加瓦的讨论,各乡镇(街道)领导也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发动农民群众参与讨论活动,大范围征集我市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良方妙策。
龙游县在各机关及广大党员干部中,围绕“实践三个代表、实现两大目标”和“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我该怎么办”,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大讨论。县教育局通过组织机关干部和各学校开展大讨论,认为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部门的奋斗目标,提出“经济要发展,教育是基础,冲刺进‘百强’,教育要先行。县工商局围绕“龙游要发展我们怎么办”和“工商怎么干”,提出要通过优化服务、体现特色,着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完善维权网络,夯实基础,着力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通过依法行政、突出重点,着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实现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满意”。县经贸、科技、招商、林业、环保等部门围绕如何实施“410”产业规划,讨论后提出要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借力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不断优化服务,来争先创优、“走在前列”。经过广泛深入的大讨论,龙游县提出要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江山市在大讨论活动中,结合实际,进一步突出“实践三个代表,缩短两个差距”主题,通过召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培训会、座谈会,撰写专题研讨文章,开展“办实事、解难题、抓项目、争发展”实践活动等具体措施,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确立赶超目标,制定发展措施,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加快发展、争创强市的浓厚氛围。在组织大讨论中,重点把握“三个结合”,一是与各部门单位的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相结合;二是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相结合;三是与个人岗位实际相结合。通过大讨论,认真思考浙江走在前列,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江山该怎么办?认真思考江山要“缩短两个差距”,机关部门该怎么办? “我能做什么?” “我该怎样去做?”,深挖细找影响经济发展的的深层次原因,针对突出问题,谋划对策。各部门单位在广大党员充分学习、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走在前列意识、争先进位意识,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围绕“实践三个代表、缩短两个差距”的主题,并要求每人撰写1篇有质量的专题研讨文章。通过大讨论,着力查摆出赶超意识不强、开放意识不强、环保意识不强和求真务实意识不强“四不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确立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思想,着力营造干事创业、优化服务、强划安全服务三个方面的环境;增强责任意识、主动创新意识、超前工作意识、立足全局和着眼长远等五种意识;提高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谋化项目、策划包装、争取上级支持和开拓创新等“五种能力”。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奋发有为,争先创优,努力实现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常山县在全面开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我该做什么”大讨论活动中,列出了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制定目标、各项目标如何细化、应做好哪些方面工作、当前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如何整改等涉及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发展环境、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十个方面讨论内容,要求结合每个党员的具体工作和自身思想实际开展讨论。各单位广泛运用学习论坛、中心组学习、座谈会、演讲报告会、学习汇报会、经验介绍和写个人心得体会等方式,拓展大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县级新闻媒体常山电视台、《今日常山》,县委、县政府以及各单位信息简报纷纷开设“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大讨论专刊、专版、专栏,有的部门开设网上论坛,用于刊登大讨论活动的典型做法,提供大讨论的交流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大讨论活动的氛围。《今日常山》现已刊登大讨论活动信息6篇次,各级简报刊出大讨论专刊16期次。并要求参加大讨论的每位党员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优秀的体会文章上报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统一开展评比活动。要求各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本单位“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第一责任人,并带头参加讨论交流。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负责督查,加强对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督导检查,不断推动面上的工作。结合大讨论活动,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县纪委开展了涉企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活动,县农业局以各类农业生产基地、种养大户及科技示范户、农机专业户为主要对象,深入一线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开化县认真开展了“跻身全国百强城市,我该做什么”大讨论,在开化县综合信息网、广电信息网等媒介上开辟“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开化怎么办,我该做什么”大讨论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大讨论”活动的有关情况,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大讨论氛围,增强全县党员干部“前列”意识、发展意识和“我为衢州跻身百强做贡献”的责任意识。并举办“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纲要”和“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开化怎么办”两个专题培训讲座,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进一步明确“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和“开化建设生态县”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要求每位党员对照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优秀心得体会文章将在《今日开化》和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上刊登,并积极向《衢州日报》等上级党报、党刊推荐。召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促进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乡镇对照“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纲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本单位如何为“开化实现生态县”和“衢州跻身百强城市”作贡献的计划。明确“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把讨论的重点放在落实“我该做什么”的工作责任上,“行动计划”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以“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为契机,围绕加快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坚持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找准影响开化发展的症结,研究解决方案,抓紧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自我加压,抓好落实。扎实做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竞争优势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两硅两药”、“开化龙顶”等特色产业;加大钱江源头的保护力度,推动开化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衢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