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两大目标”进程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中共衢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情 况 通 报

第3期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2005年6月29日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实现“两大目标”进程


    6月27日至28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专题研究探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会议强调,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贯彻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
  市委书记厉志海主持学习会并讲话。在学习会上,市领导孙建国、居亚平、尚清、黄会荣、郑樟林、李剑飞、黎伟挺、俞成钟、王延生、黄小民、雷长林、高启华、张兵、王克波、毛洪才和政协老领导童效武等作交流发言,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会成为一次统一思想、拓宽思路、谋划献策、推动落实的会议。
  厉志海指出,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发展观,立足点是发展,关键点是统筹。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思路上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互通、相融与协调的转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是一个以马克思哲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社会发展和建设规律的发展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领会,顺势而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的城乡双向演进过程。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在谋划区域发展时统筹兼顾,防止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实行协同推进。重中之重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着力解决现在城乡体制分割、关系不顺问题,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协调发展。五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涵盖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求实效。
  厉志海强调,要从确保实现“两大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有力抓手。从百强目标要求分析上看,我市与百强城市的差距,既体现在城市发展上,更体现在农村发展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更大。只有拉长“短腿”,弥补差距,把农村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能力,中心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快一些,跻身百强城市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从我市发展的现实需要看,跻身百强城市必须确立“大衢州”观念,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经济为支撑,构建合理的基础设施、产业和人口布局,加快培育浙西城市群,不断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从整体上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从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看,当前,我市总体上已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个时期正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期,是城乡发展加速推进期和融合期。新的趋势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农”,现在的“三农”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城市,城市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三农”。我们要克服统筹城乡发展“过早论、对立论、等同论、无所作为论”等多种认识上的偏差,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我市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95%以上的地域是农村,农村不加快发展,不实现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与居民的收入差距比较大;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增效难度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问题没有实质性突破,落后农村、弱势农民的现象普遍存在。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最迫切、最艰巨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理念,统筹城乡谋发展,以工业化来提升农业、以城市化来优化农村、以市场化来培育农民,这种“三化”带“三农”的办法,既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经。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实现“两大目标”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市的社会环境总体是好的,但部分地方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城乡分割的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就业、分配、教育、保障等不合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等等,既反映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也反映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加快实现“两大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更多地关心农民、重视农业、支持农村,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方面的落差,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厉志海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战略工程,必须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着眼当前,突破重点,扎实推进。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方面:一是要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现“两大目标”的重大举措、有力抓手。二是要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动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发展规律,按照需要和可能,设置阶段性、有限性目标,切实把群众迫切需要办、政府能够创造条件办的事办好,不空提口号,不提过高目标。四是要着力于改革探索,善于总结和借鉴经验,创造特色工作,力求在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政策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五是要形成以县为主,市、县、乡、村联动的工作局面,着力提升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着力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六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这一核心,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和政府的公共资源。
  孙建国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市党代会提出的“两大目标”的应有之义,和推进“三大战略”是相互促进的,完全符合衢州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我们要确立城乡一体化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理念,提出符合衢州实际的阶段性目标,走一条积累式、渐进式的发展路子。要确立非均衡整体发展的理念,一方面要从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优化整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高整个区域空间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又要有区别、有重点地将现有资源投向优势区位,实现高效益的产出,并充分发挥其扩散和带动效应,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要确立城乡互动发展的理念,更加重视和突出以城带乡,发挥中心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辐射作用,打破城乡界限,促进城乡居民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流动,加快缩小城乡服务功能差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差距。要确立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城市和乡村,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研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整合资源,提高实效。现阶段,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逐步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加快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组织体系;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快构建推进城乡要素一体化流动的政策体系;加快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村撤并工作;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互动发展的重点项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