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彪副书记在“跻身百强·青春创业”全市团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3.08.15   来源:超级管理员

衢州青年工作信息

 

第13期

共青团衢州市委办公室编                       2005年7月18日

 

 

在“跻身百强?青春创业”

全市团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

 

章 文 彪

2005年7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团市委举行团干部读书会,交流工作情况,探讨新时期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来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代表市委来看望大家,另一方面是跟大家谈谈心,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有理想、有作为、有战斗力,值得信赖的队伍。党历来对这支队伍充满信任、寄予厚望、赋予重托。从我市团干部队伍整体情况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讲大局。按照“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要求,团干部们认真设计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实施“三大战略”、为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献策献力,为推动发展、传承文明、扩大民主作出了应有的努力。二是有朝气。年轻是团干部的优势。大家精力旺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带领团员青年充当突击队的角色,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进取精神强,渴望干一番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思维敏捷、想象活跃,不墨守成规,有锐气、有勇气、有胆量、敢作敢为,有一股很强的冲击力;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富有激情。三是成长快。团干部岗位历来是培养干部的岗位,一方面,各级党组织注重对团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另一方面,团干部们自身严格要求,勤奋努力。近年来,有不少团干部得到了较快的成长,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岗位。因此,市委对团干部队伍总体是满意的。但是,新的时期也对我们团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比如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我们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思想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团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团干部由于年轻,社会阅历相对单一,相对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相对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相对缺乏处理复杂矛盾和驾驭全局的经验,辨别良莠、分清是非、把握方向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团干部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具有较高素质。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领导者、组织者,是表率,是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都要做得更好一些。团干部的性质地位、岗位职责和自身素质现状都要求我们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勤勉敬业,更加务实创新,在自身建设上走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前列。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对广大团干部提四点希望,也就是“四个走在前列”。

 一、团干部要在党性锤炼、坚定信念上走在前列。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干部作为青年中的一员,同时又领导着一定范围、相当数量的团员青年。大家的党性观念强不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仅决定着个人的人生道路,而且也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行为选择,影响着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归结起来一句话,作为一名团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对党忠诚,听党的话,坚定地跟党走。特别是在经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要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增强:

从大的方面讲,理想信念要坚定。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团的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牢固树立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模范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真正以自己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团员青年的表率。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理论学习,真正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会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抵御各种风险、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从岗位要求讲,贯彻党委决策部署要坚决。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笼统的。对于党委的决策部署,团干部必须主动带头学习领会,带头贯彻落实,并认真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进行学习消化理解,及时地把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并根据团的特点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并围绕这两大目标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共青团工作要在服务这两大目标上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宣传,使两大目标成为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推进两大目标的实现。比如,要发挥青企协这一平台,引导青年企业家把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借助青年志愿者这一载体,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关心、爱护、帮助人的行列中来。总而言之,要最大限度地把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大目标”上来。

从个人层面讲,奋斗目标要明确。说到志向目标,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52年7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笼罩着一片浓雾,一位名叫费罗丝的人要在这一天挑战自我,从距离海岸线21英里外的一个小岛上游到西海岸。此前她是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然而她在游了15小时55分钟之后放弃了,而她上船的地点离海岸仅半英里,也就是说,她最多再坚持20分钟就成功了。有人问:“你为什么放弃?”费丝罗说:“让我放弃的,不是身体的疲劳,也不是冰冷的海水,而是在浓雾中无法看到目标。”由此可见,目标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当然,这里讲的奋斗目标,并不是说要当多大的官,职务上有多高。上个世纪70、80年代,大家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很小就立下了志向,明确自己长大之后要干什么。这些年来,大家讲理想、讲奋斗目标少了,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年轻人整天浑浑噩噩。但是,我们作为党的助手,青年的标兵,必须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这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家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团干部要在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上走在前列。在座的团干部普遍都比较年轻,有的20挂零就走上了团县委书记、副书记的岗位。共青团的岗位是一个锻炼人、考验人、磨练人的岗位,也是一个奉献青春、施展抱负的舞台,要十分珍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不懈追求,始终保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地在团的岗位上学成一身扎实的本领,练就一身过硬的作风,做出一番无悔的业绩。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为党做好青年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只有切实做好了服务青年的工作,使青年真正得到团组织的帮助,才能不断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才能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首先,要密切联系青年。共青团是青年群众组织,具有联系青年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就能自动地、天然地密切联系青年。团干部作为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对青年的具体情况、思想观念、所思所想比较了解,但并不是说团干部年轻,是青年中的一员,就能全面及时地了解青年的所想所盼所求。团干部要更好地了解青年,关键还是要深入青年、接触青年、与青年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青年的思想脉搏、掌握青年不断变化的思想动态。团的组织务必克服身为青年群众组织不了解青年群众的倾向,团的干部务必克服身为青年不了解青年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在我们整个团组织系统、团干部队伍群体中,有存在的可能,在个别地方、个别同志身上也有现实表现,自认为自己在青年中,熟悉青年、了解青年就很简单,用“大概、差不多、可能就那种情况”的主观判断来代替青年的真实情况,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共青团干部,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密切联系青年,就要真心实意地放下架子,与青年打成一片,真正让青年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当作是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真正向你坦露心声、坦陈看法。要经常查一查、看一看、问一问自己以及自己所在领导班子的成员:是否真正了解青年?我们在感情上与青年的距离到底有多近?作为共青团组织,在其所在的地方、单位,青年是否真正把团干部当成是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是否把团组织当作可以信赖的家园?我们做工作,要带着真诚、带着感情、带着竭诚为青年服务,带着最想熟悉了解青年的良好愿望到青年中间去,不要做作、不要作秀,而要真正了解当代青年的呼声、意见和要求,真正听取他们的苦衷、难处和困惑。特别是到有困难的青年中间去,为他们送上一份理解、一份关怀、一份慰藉。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困难、产生困惑,在这些时候,来自于外界的理解、关怀和慰藉,是十分珍贵的。作为团的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青年、深入心灵,始终与青年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其次,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认真分析“四个多样化”形势下青年分布和流向的新特点,认真分析青年需求多样化的实际,认真分析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给青年学习、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认真分析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给青年价值观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精心设计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和载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团工作的运作机制,既要服务青年,又要宣传青年、教育青年、团结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从而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并以此提高团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真正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坚持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工作路线,工作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尊重青年的首创精神,虚心向青年学习,到青年中去汲取智慧和营养,并把青年欢迎不欢迎、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开展工作、评价工作的标准。

再次,要竭诚为青年办实事、办好事。服务青年,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青年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和现实需求统一起来,把帮助实现青年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共青团干部要心里装着青年,凡事想着青年,把青年的喜怒哀乐、安危冷暖和健康成长始终记挂在心上,始终细心地去关注、去关怀,及时发现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确反映青年的意愿,乐青年之所乐,忧青年之所忧。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深入了解、切实帮助解决残疾青年、下岗失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因贫困而失学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给他们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关爱、多一点体贴、多解决一点具体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要切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为青年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团干部要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上走在前列。共青团干部的特殊岗位决定了相应的素质要求。一个青年,做到“洁身自好”,可以“过得去”,但是我们团干部不行。如果我们素质状况不佳,情形就不同了,我们是青年的“带头人”,是青年看、学、跟的“榜样”。因此,我们的素质如何决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将基层团的事业和青年引向何方的问题。俗话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为此,我们必须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上走在团员青年的前列。

一要勤于学习。学以立志、学以养德、刻苦学习、好学不倦,是年轻干部成长成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共青团干部要带头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求知、充实完善提高自己上,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不断自我加压,做执着学、勤奋学的表率。在学习上,关键还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我们团干部来说要努力克服“三种思想”:首先,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学不学无所谓思想。团干部普遍学历较高,视野比较开阔,这是事实。但是,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学历比较高,就认为自己有文化、有经验、有能力,不用学习可以照样干好工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大家可以想一想,起点一样的干部,为什么有的工作成绩突出,有的工作成绩不明显呢?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是否重视学习。那些成长进步快的人,大都是肯学习、肯干事的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朝诗人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成为读书人的格言。他的本意是,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言之无物,风度、气质、修养就不会提高,人就会变粗俗。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干部不爱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素质就提不高,成长也不会快,就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我们经过的事情越多,越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一定不要虚度年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其次,要克服没有时间学的思想。时间是最公正的,不管你职务高低,在时间面前都是平等的,一天24小时,谁也不多一分,谁也不少一分,这就看你如何支配它。挤时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打业余时间的主意。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如果我们从业余时间里每天能挤出1个小时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古人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当然,学习是件苦差事,挤时间要克服困难,付出辛勤劳动。只有多钻研,下苦功,才会有收获。知识的积累,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据专家讲,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花粉。我们学习也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付出艰苦不解的努力。没有吃苦的精神,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难以取得真正成效的。其实,大多数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于刻苦和努力的程度。再次,要克服不求甚解的思想。有的同志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而且给自己定了一段时间读几本事的目标。按说这是很好的,但问题是仅仅把目标定在读过几本书上,而不是定在读懂、读透几本书上,虽然看过一些书,但对一些事物的了解、理解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学与不学基本上没什么两样。要真正从书本上学到一些知识,把书本的知识“化”为自己的东西,必须在读懂、读透上下真功夫、苦功夫。这与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开车开到熟练的时候,车就象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车的四个轮子,就好像自己的两条腿一样。一个人在人丛中走来走去,但不会碰倒一个人。一个会开车的人,在众车之间行走,如果车像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决不会碰车。哪个地方车能钻过去,哪个地方钻不过去,他是一望而知,不假思索就可以决定的。我想,一个战士用他的武器,到最后熟练的时候,也会觉得他的武器就像成为他的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手脚一样,达到这种程度,就叫做“化”。我们学习也要像老驾开车、战士用武器一样,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二是要勇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提高团干部素质,不仅要靠学习,而且要靠实践。评价一个干部素质高低,不仅要看他学得怎么样,更要看他能不能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个大课堂,群众是这个课堂上最高明的老师。广大团干部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纸上谈兵、光说不练。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只练嘴皮子,不做实事。团的干部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胆识,用实绩求得组织和青年的认同。既要学好有字之书,又要学好无字之书,注重向老同志学、向身边同志学、向下级学、向一切有识之士学。要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点子往往在群众中。群众永远是高明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团干部年轻,工作阅历相对比较单一,尤其要拜群众为师,做群众的小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感情接近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得到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解决实际问题,追求真才实学。要把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群众中的实际困难,作为检验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准,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做,在实践中学习管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团干部要在提高修养、自我完善上走在前列。团干部作为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既要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又要十分注重自身思想修养的提高,完善人格品德,真正使自己成为团员青年的表杆。

一是要耐得住寂寞。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团干部到了一定时期、一定年龄都要转岗。这是共青团事业的需要,也是干部成长的需要。总体上说,绝大多数团干部在团的工作岗位上是能够安心工作,并能正确对待组织的安排。但是,也有少数同志不能正确对待团的岗位,把它作为给自己镀金的机会,作为成长的台阶。客观地说,在团干部的岗位上工作时间都是不长的。正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更要多做一些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做到甘于寂寞,甘为人梯,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未来负责。不能总想着做一些扩大影响、有始无终、好大喜功的事情。每个干部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有建树、有作为,组织上一定会给予公正的评价,身边的同志一定会给予公道的评定,下级也一定会给予正确的认可。当然,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承认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不少人智商很高,潜力很大,但由于条件限制,他们失去了上中学、上大学的机会,他们的才能未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志,包括我自己,都是幸运的。所以,有时候比较的参照物也很重要,有利于我们摆正心态。

二是要抗得住诱惑。我们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关键是要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自守,乐于奉献。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格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里,我把一首名叫《十不足》的散曲送给大家。明末皇室郑恭王的儿子朱载?,在父亲死后拒绝承袭爵位,于是写下了这首《十不足》的散曲。原文是这样写的:“终日奔忙只为肌,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又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县知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篇散曲写得很生动,很深刻。我们在物质生活上,要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义之财,断不可取。

三是要注重细节。这里,我再讲一个美国福特公司的故事。当年福特是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当他大学毕业时,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起应聘的4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想想,“既来之,则安之”吧。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强呀,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4位的学历比你高,口才比你好,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而一个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的人,他可能会忽略很多小事,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后来福特在这家公司一直努力工作,不断得到重用,直到担任了董事长,他把这个公司改名为“福特公司”,使这家公司闻名全球。大家说,这张废纸重不重要?小事重不重要?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耕细作”的时代,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可以反映你的专业水准,显现你内在的修养和品质。细节犹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你能把握它,驯服它,它就能成为你得心应手的坐骑,而你对它不以为然,把握不住,它就可能在你前进路上马失前蹄,让你前功尽弃。就我们团干部来说,注重细节就是要努力做到“厚德载物,行胜于言”。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想同样适用今天在座的各位团干部,我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