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信息
第21期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nb sp; 2004年5月17日
湖镇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龙游县湖镇镇党委、政府确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创建“特色文化村” 活动为抓手,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在全镇71个行政村建立了民间舞蹈49班,坐唱班15个,人员1862人的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00年湖镇镇被浙江省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镇文化站获得浙江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荣誉。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营造有利于特色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湖镇镇党委政府按照“经济壮骨、文化强身、兴镇富民”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载体,把文化工作纳入镇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宣传委员和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两委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工作机构,构建了以镇文化站为龙头,以村、居委会为基础的文化网络阵地,镇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10多万元作为文化设施建设和发展基金,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形成了“群众有需求、领导有要求”、“上下呼应、镇村联动”的可喜局面。
二、挖掘资源,注重特色,弘扬民间传统优秀文化。
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是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精品所产生的永久魅力所在,镇党委政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组织力量对全镇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全面普查,通过走访、查资料、组织民间老艺人回忆等手段,整理民间特色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民间艺术资料库,对濒临失传的艺术资源进行重点挖掘,落实人员进行专门排练,使滚花龙、麒麟、走马灯、小脚灯、硬头狮子、貔貅、十二月花名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剧目得以继承和发扬,挖掘出一批原汁原味的节目,小演唱“四老汉奔小康”、道琴“乡镇干部帮贫致富”、小锣书“老土管”,小品“红包”、“老太婆逛新城”等节目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精心指导,力求创新,打造民间特色文化品牌。
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离不开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文艺骨干队伍。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队伍建设。在宣传委员和文化员的配备上,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统一。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文化干部专业素质,每月开展不少于二次的业务学习,适时选送文化干部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经常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镇文化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吹、拉、弹、唱样样拿手,对民舞的编排、创作有一定的功底。同时,经常深入乡村开展面对面的指导,发挥下童村、龙?陈村示范村的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对重点剧种如滚花龙、硬头狮子、麒麟灯等精心整理,精雕细琢,有效地提高了艺术质量。近年来,毛岭头村的滚花龙相继荣获衢州市“金秋艺术节”、“元宵灯会”金奖;新光、星火村的硬头狮子荣获“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暨全国文化长廊”演出奖等。下童村独具一格的《小脚灯》、《十二月花名》剧目成为湖镇镇特色文化的一个知名品牌,经常被邀请参加对外演出和交流,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曾多次到下童村拍摄民间特色节目。
四、设计载体,因势利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湖镇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与金华汤溪镇、罗埠镇,兰溪游埠镇共同举办“?水之春”文艺晚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6届。为农村特色文化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举办浙西 “坐唱班”大赛和湖镇民间舞蹈大赛等系列活动,全镇49支民间舞蹈队伍15个座唱班登台献艺,6000多名群众观看了演出。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文艺队伍同监狱干警和部队官兵开展联谊活动。各村都积极开展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节假日、农闲季节活动不断,每年活动都在4次以上。下童村只有886人口,却有5支文艺队伍,表演人数近200人,每月集中活动一次,从8岁的小学生到80岁的老年人,都踊跃参加,各显身手。龙?陈村倡导村民“歌舞自己演,技能相互比,展品人人献”,只要有活动,村民竞相登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全村就像是在办喜事,就连应邀到村指导的县文化馆辅导老师也连声说,这是真正的群众文化,村落文化。
群众的广泛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明显好转。龙?陈村座唱班一名演员,在参加座唱班前,长期迷恋不健康娱乐活动,导致夫妻不和,自参加座唱班后,他便整天热衷于表演,成了座唱班的主要骨干。妻子与丈夫和好如初,逢人便说:“我最放心就是丈夫参加坐唱班活动,是文艺活动挽救了他”。
五、加强引导,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了增强农村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湖镇镇在对内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化事业与公益性事业相结合的道路,走出去,加强对外交流。镇文化中心将小脚灯、硬头狮子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产品进行包装,推向市场。小脚灯、硬头狮子等表演队经常到龙游石窟、三叠岩等旅游景点为游客表演节目,丰富了旅游内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景区实现“双赢”,村民们乐得其所。借助重大旅游促销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等平台,展示自己,毛岭头村的滚花龙、溪底杜村的麒麟灯等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演出,先后赴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演出,有效地提升了知名度,既扩大了影响,又提高了创收能力,增强了文艺队伍的“造血”功能,为下一步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演出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