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简 报
第33期
中共衢州市委办公室 2004年11月8日
目 录
贯彻落实
开化常山贯彻落实省委夏宝龙副书记调研讲话精神
热点追述
龙游“五抓五促”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工作交流
柯城采取五项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衢江明确“一核二区三带六重点”发展框架
江山实施竹木加工业“二次提升”战略
西区加强四方面运作破解要素瓶颈
问题与建议
基层反映中晚稻丰收后农民有五盼
开化常山贯彻落实省委夏宝龙副书记调研讲话精神 11月3日,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在开化、常山考察指导工作时强调,建设“平安浙江”要牢牢抓住县级平安创建这个关键,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两地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开化4日、5日,分别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和全县党员干部大会,提出在“六抓”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平安开化”建设。一抓督查。由县领导带领6个组对建设“平安开化”的39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推动落实。二抓基础。近期组织一次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年底前召开一次全县民主法制村(居)建设现场会。三抓重点。继续开展“百日攻坚”、“反盗抢”等专项行动,召开深化整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六合彩”赌博活动整治工作。四抓全局。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保障钱塘江源头生态安全。五抓长效。健全与周边县(市)联谊、联调、联防、联治的“四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群体性事件、森林防火等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设。常山一是继续把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隐患,为实现“平安常山”创造条件。二是坚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和基础综治队伍建设,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移,领导精力下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常性严打整治机制和治安防控机制,增强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驾驭和控制能力。三是把防范和打击多发性犯罪作为平安创建的重头戏来抓,通过对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和防范,遏制刑事犯罪多发的势头。四是继续抓好市场经济秩序、公共安全、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开化、常山)
龙游“五抓五促”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一抓效能建设“回头看”,促长效机制建立。重点督查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二抓贯彻实施许可法,促行政许可规范。加大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检查力度,确保许可法顺利实施。三抓全面质量管理,促服务质量提升。全面做好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导入政府的准备工作,力争两年内有3?4个部门通过体系认证。四抓服务理念创新,促行政服务延伸。行政服务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开发区、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并加强对乡(镇)便民中心的指导,实现行政服务向基层、向农村延伸。五抓审批制度改革,促投资环境优化。抓好“一审一核制”和“告知承诺制”等审批制度的落实,规范审批行为。
(龙游县委办)
柯城采取五项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一是科学规划。把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城乡就业统计和失业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工作,对没有就业、无其他劳动收入的本地劳动力进行失业登记,开展动态管理跟踪。三是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站网络体系,实现就业服务网络城乡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就业服务机构,加快城乡统筹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服务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四是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把各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纳入城乡统筹社会保险范围,落实被征地人员的转移就业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政策措施。五是构筑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深入开展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创业素质工程以及技术蓝领培训。
(柯城区委办)
衢江明确“一核二区三带六重点”发展框架 “一核”即突出新城区和沈家开发区核心地位,加快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区”指上方和廿里两个重点工业功能区,着重抓好建材基地和塑胶产业发展;“三带”指衢江旅游产业带,衢江南岸的花卉苗木产业带和衢江北岸的畜禽养殖产业带。“六重点”即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城市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项目为抓手,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镇园互动、强镇带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衢江区委办)
江山实施竹木加工业“二次提升”战略 一是提升组织领导。选派35位科长以上干部,分别与35家成长型、规模型、科技型竹木加工企业挂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二是提升业主素质。启动企业家素质培训工程,组织经营者赴福建、江西、温州等地学习考察,力争培育一批高层次产业人才。三是提升产业规模。以“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为平台,打造中国木业经济走廊,并扩大林木基地规模。四是提升企业层次。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研发中心,加大技改力度,提升竹木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培育产业龙头。五是超前科学规划。对全市9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开展全面调查,编制产业“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力争到2007年,全市竹木加工业产值达2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
(江山市委办)
西区加强四方面运作破解要素瓶颈 一是立足自筹,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合作,以西区“一桥三路”等项目建设进行跨地区银团融资1.7亿元。二是积极运作土地和项目建设,向社会筹资。通过土地拍卖缓解资金压力,提高土地经营效益。三是用活政策,做好项目包装报批。去年底以河边埂小学迁建包装了白云学校、菁才中学等用地760亩,今年又以重点工程学院二期建设包装了回龙小区用地240余亩,钱塘江干堤改造包装鹿鸣山拆迁安置房用地。四是加强资金调度,实行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统一调度,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西区管委会)
基层反映中晚稻丰收后农民有五盼 一盼粮食价格稳定。目前,各地粮食部门出台的中晚稻收购价普遍在80?90元/50公斤(订单外72?85元),并在开秤后有下跌的趋势。不少农民认为,与早稻价格相比(订单内82?85元/50公斤),中晚稻价格偏低。二盼与龙头企业理顺关系。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尚未与农民真正建立平等合作关系,甚至在收购农副产品时有压级压价现象,农民期盼与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桥梁,分享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三盼农产品运输畅通。虽然我省出台了方便农副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但农民担心政策有变、有关部门执行不到位以及出省运输时受阻,期盼真正落实这一政策并协调省际之间农产品运输。四盼农村信用社能在农产品收购贩销之时给予资金支持。五盼县乡干部转变职能,深入基层,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项目等服务,降低农民闯市场的风险。
(常山县委办)